圖書標籤: 音樂 樂評 隨筆 諾曼·萊布雷希特 古典音樂 藝術 英國 歌劇
发表于2025-02-04
被禁於大都會歌劇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繼《誰殺瞭古典音樂》劍指古典音樂三大關鍵環節後,作者這次把視角延伸到瞭普通音樂愛好者。被大都會歌劇院封殺,參與排練歌劇等經曆,展示瞭當代西方音樂界的豐富層次。其他藝術評論,也更加深入地闡釋瞭古典音樂之魅。
2.作者是能夠把音樂專欄開到《旗幟晚報》前三版的作傢,本書係作者親自選定8年來最滿意的30篇文章組成,以掌握瞭大量第一手資料的樂評為主,兼有其他藝術評論,完整呈現當代西方優秀藝術評論風貌,可以說是“最萊布雷希特的萊布雷希特”。
諾曼•萊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1948年齣生於倫敦。他曾為《每日電訊報》寫瞭10年古典音樂專欄,現任BBC廣播3颱Lebrecht Live欄目主持人。他的十餘本關於音樂的著作被翻譯成13種語言,其中包括全球熱 銷的《大師的神話》和《當音樂停止時》(中文版為《誰殺瞭古典音樂》)、《音樂逸事》 等。
除瞭音樂方麵的造詣,萊布雷希特是一位十分高産的作傢。他平均每兩年齣版一本專著,每個星期寫兩到三篇專欄,不定期主持廣播和電視節目,最近幾年還開始寫博客,連最時髦的Twitter上也有他的身影。
一部不錯的隨筆集 這裏沒有太多正兒八經的評論 更多作者自身的文藝體驗和感受 不僅限於音樂 更不僅限於古典音樂 還有電影 文學方麵的東西 這部集子體現瞭作者是個真性情 理性又不乏活生生有些有肉的批評傢 這些文字讀上去除瞭增加知識 也給人很舒服的感受 推薦一下
評分西濛與加芬剋爾 批評傢 NHS幾篇我很有感覺
評分閑聊八卦,妙趣橫生,一竅不通者亦如沐春風
評分非常好讀、有趣,而且滿篇乾貨。
評分前半部分主要是音樂評論,後半部分主要是電影評論,夾雜瞭一些新媒體。讀得非常開心,萊布雷希特的三觀和口味跟我的同比率實在是超高的,愛好和厭惡都太一緻瞭!音樂評論看得人特彆激,不斷地提醒我自己是有多麼深切地喜愛著這群作麯傢指揮傢樂手和一眾普普通通的樂迷們。以及我要去找馬蒂奴來聽嗷嗷~
动笔写这篇文章时,电脑桌面台历跳到了2011年6月3日。想到这个,我忍不住翻开书架上的《永恒的日记》,想看看音乐史上的这天发生了什么。根据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叙述,这天曾发生过5件事,其中有,“1875年,在结婚六周年纪念那天凌晨2点,乔治•比才因为《卡门》的失...
評分动笔写这篇文章时,电脑桌面台历跳到了2011年6月3日。想到这个,我忍不住翻开书架上的《永恒的日记》,想看看音乐史上的这天发生了什么。根据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叙述,这天曾发生过5件事,其中有,“1875年,在结婚六周年纪念那天凌晨2点,乔治•比才因为《卡门》的失...
評分动笔写这篇文章时,电脑桌面台历跳到了2011年6月3日。想到这个,我忍不住翻开书架上的《永恒的日记》,想看看音乐史上的这天发生了什么。根据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叙述,这天曾发生过5件事,其中有,“1875年,在结婚六周年纪念那天凌晨2点,乔治•比才因为《卡门》的失...
評分近五年来,我几乎每周要做的两件事,一是发给《外滩画报》编辑吴志超一篇莱布雷希特的专栏,一是写信给莱布雷希特先生告诉他哪篇文章已经发表,公事之余,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有些人重复做相似的事情很快会心生厌倦,有些人则在重复中体会熟悉的温存。这五年里,老莱退休了,出...
評分动笔写这篇文章时,电脑桌面台历跳到了2011年6月3日。想到这个,我忍不住翻开书架上的《永恒的日记》,想看看音乐史上的这天发生了什么。根据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的叙述,这天曾发生过5件事,其中有,“1875年,在结婚六周年纪念那天凌晨2点,乔治•比才因为《卡门》的失...
被禁於大都會歌劇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