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仁恕,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学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长为明清城市史与明清社会文化史,主要关注明清城市群众集体抗议、明清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等问题。著有《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2005)、《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2007)与《游道:明清旅游文化》(2010)等。
本书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众集体行动,即所谓“民变”为研究对象。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诸学科的理论进行阐释,应用量化分析、集体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清城市民变的历史背景、领导人与参与者、行动模式及城市民变的各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各个方面,对城市民变这一“老课题”得出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认识。
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起义研究成为大陆历史学者争相讨论的热门问题之一.同时,和农村的农民起义相对应的城市民变,在历史学家看来,亦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导致的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变化;他们认为,这些由“进步”的手工...
评分转帖:“激变良民”——明清城市里的民变与抗争 作者:严友良、徐向科 1910年,上海怡和丝厂内景。中间站着为丝厂经理及其妻子。(来源:资料图)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评分转帖:“激变良民”——明清城市里的民变与抗争 作者:严友良、徐向科 1910年,上海怡和丝厂内景。中间站着为丝厂经理及其妻子。(来源:资料图)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评分转帖:“激变良民”——明清城市里的民变与抗争 作者:严友良、徐向科 1910年,上海怡和丝厂内景。中间站着为丝厂经理及其妻子。(来源:资料图)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评分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起义研究成为大陆历史学者争相讨论的热门问题之一.同时,和农村的农民起义相对应的城市民变,在历史学家看来,亦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导致的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变化;他们认为,这些由“进步”的手工...
在豆瓣阅读上试读了头两章,然后发现格格巫同学的附注很到位,所以也就没必要买了。城市史研究当然可以借用当代的理论,但是毕竟是史学之一种,不能用不靠谱的简单统计方法来获取结论吧……
评分风格像学位论文。一看后记,果不其然。资料性很强,特别是最后几十页的民变年表,很详尽
评分在豆瓣阅读上试读了头两章,然后发现格格巫同学的附注很到位,所以也就没必要买了。城市史研究当然可以借用当代的理论,但是毕竟是史学之一种,不能用不靠谱的简单统计方法来获取结论吧……
评分一句话:如果不是袁世凯、孙文及其后继者们终结大清帝国,当时的中国社会未必会走向深渊,也有可能柳暗花明
评分借了Tilly的壳子,貌似想要回答很多问题。但对数据的分析让人产生很多疑虑。嘉靖到乾隆,大约300年时间,只找到大约458件“城市民变”,然后统计出很多百分比——这种描述性数据的说服力并不高。而在有记载参与人数的145起民变中,人数上千的只有36%,也就是几十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