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1972年7月17日生,浙江杭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发表各种文章十余篇,翻译约200万字。
刘国鹏,1972年2月8日生,陕西富平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基督教研究室。发表有《日本神学史》(与人合译,即出)、《天主教伦理学》(与王伟等合译,即出),及论文、文章、译文十余篇。现正在意大利攻读神学博士。
大概没有哪一本书可以像《圣经》一样,两千多年来影响了几百代的读者。那么,《圣经》中的上帝是否真的存在?耶稣是人还是神?《旧约》和《新约》是是什么关系?西方基督教精神的源头为什么来自犹太人颠沛流离的血泪史?基督教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房龙用生动的故事、幽默的语言,讲述与《圣经》有关的历史和知识,拨开偏见和想象,书写《圣经》的智慧。房龙不是在向人们布道,不是维护或攻击某种原则,他只是讲一些他认为人们应该知道的故事,希望人们在生活中能对善良美好、因而也对神圣的事物,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
上帝不再是越过平原的一阵清风,也不再是西奈山顶黑暗的电闪雷鸣,那个贴近大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上帝,那个严厉的、带着原始痕迹的亚伯拉罕的上帝,见证了一代代犹太人的喧嚣与背叛,见证了列王的更迭,在房龙笔下变成了一部悲悯的史诗。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读《新约》...
评分房龙的三部曲之一。原来所谓的圣经就是一个小民族的历史书,如果说中国人有那么多的劣根什么什么的,那犹太人也好不到哪去,狭隘、狡诈、自私而又健忘,世界上哪个民族不都是这个模样过来的么,旧约里的上帝是个以血还血的角色,不博爱也不公平,满手血腥倒是可以确定。耶稣倡...
评分快速,大概,了解。 圣经有一千多页,房龙的这个版本就400页,字的比例,房龙版的一页字还要小一些。 序言说房龙善于用优美的辞藻,带大众充满兴趣地了解枯燥的东西。可能英文与中文的用词不一样,阅读感觉流水账,说不上优美。 脉络是清晰的,大概地讲了旧约到新约的故事,...
评分有次看“咏乐汇”,成龙告诉李咏,他最喜欢吃的甜品是红豆汤。当时我想,红豆汤有什么好喝的!还不如红豆冰沙呢。没想到看《圣经的故事》,若干年前,红豆汤让以扫失去了长子的名分。啊,难道红豆汤那么好喝! 《圣经》记载,犹太人的远祖是亚伯拉罕,他有个儿子叫以撒,以撒...
评分一直以来,各种中文版的圣经故事在坊间层出不穷。中文圣经迄今为止无法在官方教堂之外发行或购买,也催生了庞大的非基督徒人群对各种《圣经》改写版、故事版的渴慕。越来越多的非基督徒父母,也开始在学校教育之外,考虑将圣经作为各种童话故事以外的一个家庭教育的内容。...
赵一凡老师在引言中对房龙不乏轻蔑,在他看来,“房龙不入流,他只是一个通俗作家而已”。其实无所谓,正如房龙在书中写道的,“如果我的这本小书能够激发你的兴趣,想阅读《圣经》原著,想研究那些凝结着智慧的寓言,想理解人类最伟大的导师的宏大思想,那么,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我希望达成的目标仅此而已。”如此看来,我认为他是成功的。我不是信徒,对基督教的了解也很浅薄,且不想去争论耶稣是否存在。我只是赞同房龙的观点:一,新约是对旧约的狭隘偏见的修正;二,“即便没有那些值得怀疑的招神驱魔事迹渲染,我们也愿意信他”。另外,关于理想主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句话: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悲壮的死去,而一个成熟的理想主义者则愿意为理想苟且的活着。个人倾向于前者。虽然理想往往会走样,我们也总是难免怯懦
评分老早看的了,浅显地了解了一下。等到去读厚厚的圣经时,发现真难坚持。
评分客观,通俗,这就是房龙
评分知道了不少关于圣经的故事,从某个侧面也反映我很无知啊。不过还是很繁杂,不太喜欢,我觉得小孩子也不会喜欢。费时,兴趣不大。
评分流畅易读,通俗易懂。相比旧约许多毁三观的故事,更喜欢新约尤其是有关耶稣殉道的部分,少了神迹加持的耶稣更像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也因而让我觉得更加伟大。 “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的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