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曆史

環境與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威廉·貝納特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曆史係高級講師,作品有《南非鄉村隱藏的鬥爭》(閤著,1987)、《二十世紀的南非》(1994)、《二十世紀南非的種族隔離》(閤編,1995)、《南非資源保護主義的興起:1770—1950》(2003)、《社會史與非洲環境》(閤編,2003)、《環境與帝國》(閤著,2007)。

彼得·科茨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講師,著有《阿拉斯加輸油管之爭》(1991)、《自然:西方古代以來的觀念》(1998;2005)、《美國人對移民和入侵物種的感知》(2007)。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威廉·貝納特
出品人:
頁數:158
译者:包茂紅
出版時間:2011-4-12
價格:2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44707411
叢書系列:人文與社會譯叢
圖書標籤:
  • 環境史 
  • 社會學 
  • 環保主義 
  • 美國 
  • 文化研究 
  • 生態 
  • 環境 
  • 社會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兩位英國學者嘗試打破政治、地理和學科分界,將比較研究運用於環境史,考察經濟文化變遷與生態係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本書以人對自然的態度作為主綫,以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期為重點,從廣闊的視角描述瞭荒野被馴化的過程,勾勒齣現代環境主義興起的脈絡,也涉及土著與環境關係的變化。本書努力平衡環境主義的思想傾嚮,強調“自然”概念的文化烙印以及環保政策對弱勢群體的影響,關注以人為本和社會公正。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粗略的读了一下 没有仔细查一些专有名词的意思 得到的读后感大致有几条:第一,人类活动必然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或者叫转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就不能只考虑人类动物或者环境这三大因素其中之一或者之二,环保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东西,它要考虑各个...  

評分

粗略的读了一下 没有仔细查一些专有名词的意思 得到的读后感大致有几条:第一,人类活动必然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或者叫转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就不能只考虑人类动物或者环境这三大因素其中之一或者之二,环保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东西,它要考虑各个...  

評分

粗略的读了一下 没有仔细查一些专有名词的意思 得到的读后感大致有几条:第一,人类活动必然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或者叫转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就不能只考虑人类动物或者环境这三大因素其中之一或者之二,环保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东西,它要考虑各个...  

評分

摘自《新民晚报》 在驯服自然的过程中,那些在社会中存在已久的问题也被延续到了自然的边界。   当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即便是家庭主妇也不会对全球暖化这种话题感到陌生。但是,我们对自己所生存、所生活的环境并非如想象般了解。说起人口过剩、资源枯...

評分

摘自《读品》 作者:肖澜 李海默 今春,中国北部地区又有小范围的沙尘暴发生,提到沙尘暴,一般人都会马上想到这是不注意环保的后果,应该用环保的方式来处理解决。这是不错的,只是问题在于真正的“环保”应该首先是完全懂得了“环境”的含义与历史,进而因应这些要素...  

用戶評價

评分

文獻課的教材還挺有意思的,雖然不喜歡環境史

评分

花瞭兩天過瞭一遍 似乎收獲不大

评分

在有限的篇章內融匯環境、曆史、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在紛繁復雜的曆史中理齣現代環境主義興起的脈絡。

评分

看完噠,飛速地。“馴化自然”的類彆還是很感興趣。

评分

通過南非和美國兩國,把關於爭奪自然資源的意識形態梳理瞭一遍。“上帝創造瞭世界,而國會創造瞭荒野”,充分展現文化和權力的博弈如何塑造人與自然:以野蠻人懶惰和破壞環境為由為殖民主義開道,而綠色思想興起後又將野蠻人奉為“自然之子”。甚至連早期的環保主義都不堪入目:獵物保護區是白人精英的狩獵天堂和早期帝國主義的能源倉儲,森林保護區則關乎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和大國文明的未來和地位。祛除審美浪漫和功利性戰略思路的激進環保主義,又和社會公平、消除貧睏産生衝突。即使以環保的名義,強拆強占在全世界都是不受歡迎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