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霸权

地产霸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慧娴(Alice Poon),曾任新鸿基地产集团创办人郭得胜的私人助理达八年,其后加入嘉里建设,任策划发展经理,负责土地及物业的估价与收购,并参与规划及契约修订的工作,对香港地产业的运作极为熟悉。作者亦曾于加拿大卡加利市任职于石油土地收购代理公司,并负责宣誓专员工作,及于多伦多从事地产发展业务。近年作者经常在网上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及博客写作。作者现于加拿大居住及工作。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潘慧娴
出品人:
页数:2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9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312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香港 
  • 房地产 
  • 经济 
  • 金融 
  • 地产 
  • 中国 
  • 社会学 
  • 经济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香港,华人世界最富裕社会,自由经济的天堂,曾经最推崇“勤劳致富”的地方,却被持续飚升的楼价,弄得怨声载道。中产阶层财富流失,草根民众生计艰难。相形之下,大地产商却富者更富,富可敌国。香港的今天,出现了很严重的仇富心理。

原因何在?本书作者潘慧娴,曾任新鸿基地产集团创办人郭得胜的私人助理达八年,其后加入嘉里建设,负责土地及物业的估价与收购。藉其从事地产发展业的专业经验,配合详尽的数据和理性叙述,深入解析香港地产业的运作与结构,缕述香港地产在数十年来的发展中,如何沦入被大地产财团垄断的现状。

作者更从地产业延伸,认为“地产霸权”已扩展至公用事业及零售服务业,成为香港贫富悬殊、民怨沸腾的罪魁祸首。作者支持自由市场,在书中建议特区政府应立即改善政策,以保障市场公平,不应再纵容地产财团垄断各大行业,阻碍香港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文版《地产霸权》经作者重新修订内容,加入2010年香港地产行业的最新动态,帮助读者透彻掌握香港当前的政经局面。

地产霸权,会在内地重演吗?无法预知,没有答案,但我们似乎看到,地产霸权在香港上空的阴影,正向我们漂移而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的确是本好书,把香港社会制度的不公说得很清楚了。豆瓣评价不高,依我看,只是因为内地人不了解也不关心香港的事情,没兴趣看前半部分的事例罢了。每一件看起来是“报纸摘录”的“小事”,和香港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这些年这些事,让香港人看清楚谁是最大的赢家,看清楚不...  

评分

这本书当当评价5颗星,作者自述为香港大地产商私人助理。 但是整本书真正有自己内容和深度的差不多就是书最前面的一篇前言了,提出了香港经济界的一个问题就是被地产起家的大资本垄断,并且质疑作为外媒经济自由排行榜第一的香港是否真实自由竞争。我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理解,...  

评分

这本书揭示了香港高企地价的缘由,以及这基于香港高地价现象而掌握权力称霸一方的地产公司,如何维持地价,以及涉足公共事业等方面来壮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香港回归前的“50万公顷”政策——1984年,前港英政府与中央签订的《中美联合声明》中规定每年土地供应仅限50公顷,被作...  

评分

香港,贸易的自由港,购物者的天堂,这是香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2008年我去香港旅游时,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良好的社会治安,整洁的市容环境,礼貌的人群,全然没有香港警匪片中宣传的凌乱感觉,只是听到导游介绍她们这里房子按尺卖时,心中有点...  

评分

从地产霸权到经济霸主 评《地产霸权》 平常我们一说起香港,就会首先是这个印象:购物者的天堂、投资者的热土。但谁又想到,这个天堂如今成了几大经济财团掌控下的帝国了!而谁又想到,他们从小商人起步,最终控制了香港的经济命脉(包括公共事业和民生事业),最赖以生存和...  

用户评价

评分

算是隔靴搔痒吧。

评分

因为这本书,“地产霸权”成为港人乃至关心香港的人经常提到的一个热门概念,可见这本书确实切中了香港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书中有数据,有历史的梳理,也有政策建议。当然,可能如书后施永青在讨论中说到的,问题的全部并不如作者说的这么简单,现状的形成总有一些不得已的理由。但显然,作者描述的高房价的影响,以及其背后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已经是香港和其他都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再回避的挑战。要处理这些问题,必须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变化调整。

评分

棄讀 orz

评分

这本书看下来更像财经报的点评; 香港成熟的房地产行业主要提现在房地产产业链的全周期开发,及周边生态链的建设,三大地产财团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和电气燃气超市巴士服务等垄断行业; 和《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一起看;

评分

因为这本书,“地产霸权”成为港人乃至关心香港的人经常提到的一个热门概念,可见这本书确实切中了香港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书中有数据,有历史的梳理,也有政策建议。当然,可能如书后施永青在讨论中说到的,问题的全部并不如作者说的这么简单,现状的形成总有一些不得已的理由。但显然,作者描述的高房价的影响,以及其背后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已经是香港和其他都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再回避的挑战。要处理这些问题,必须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变化调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