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1898—1975),曾用名豐潤、豐仁,號子愷,浙江桐鄉人,我國現代著名的畫傢、文學傢、音樂和美術教育傢、翻譯傢。因為他的漫畫藝術造詣深,有“中國漫畫之父”的盛名。他集文學、音樂、美術於一身,可謂多纔多藝。在創作上主張熱愛描寫對象,有設身處地的體驗,認為無論文學,還是繪畫、音樂都是生活的反映,要先胸有成竹,纔可以用筆,最善小中見大,還求有弦外餘音。青年時代當過中學教師,後又創建立達學園,並成立“立達學會”,主辦刊物。1929年任開明書店編輯,從弘一法師皈依佛門,法名“嬰行”。建國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傢協會上海分會主席等。
作品主要收集在《緣緣堂隨筆》裏,此外還有《護生畫集》、《子愷漫畫集》、《音樂入門》等,譯作有《獵人筆記》、《源氏物語》、《西洋畫派十二講》等。
《緣緣堂隨筆》內容簡介:一個天纔的散文傢,一個天纔的畫傢,一次滲透愛與靈性的解讀。
苦难使人扭曲,也使人深刻。安逸使人和善,却终究肤浅。这本集子最精彩的是他写小孩子的篇章,虽然是童心主义,但自然真诚,是真懂得小孩子,可以给四星。其他则流于空邈的玄想,并不很好,最多也就个三星。同是写逝去的无奈,木心丢小碗的那个就写得比这里的细腻真切。...
評分这本书若只看《寸草春晖》的前几篇文【特别是给我的孩子们】,毫无疑问是要给5星的。但总体而言却只能给三分,童言童语比之《寸草春晖》的兴味还是差了不少,艺术三味对不学美术的我来说有些许枯燥,旅行随想真的是随想,并没有推荐景区之意。 喜欢写《给我的孩子们》的父亲丰...
評分读缘缘堂随笔,最大的触动便是字里行间流动的那一抹禅意。 最初接触佛经是在大一。喜欢的男生爱好学佛参禅,于是在他的吸引下开始抄诵《金刚经》。来年春天又选修了王雷泉法师的坛经。望道课程论文继续做王维以禅理入诗的题目,《维摩诘经》翻到后来终于有些腻烦。于是...
評分丰子恺的作品,我除了这本仅五毫米厚的小册子以外,还从字帖上读过一篇有趣的小文《吃瓜子》。他的画作我倒是无缘瞻仰。 缘缘堂随笔这本小书,那快要溢出来的、几近疯狂的对孩子的爱,恐怕没有几人可以完全认同。孩子越是长大、他越是惋惜,越是调皮捣蛋、他越是看到所谓“美”...
評分花了一个多礼拜,读完了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先生的书处处散发着他的处世哲学,他更多的写的是与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 随笔分了五个部分。 一是人物。包括父亲,母亲,儿女,童年印象深刻的邻里,他的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和阿难。 二是动物。缘缘堂的大白鹅,鸭子...
太喜歡瞭 初中的時候老師就推薦我們看 結果大學還看瞭兩個月 實在不應該
评分如同花鳥畫一般的文字,贊
评分如同花鳥畫一般的文字,贊
评分裏麵子愷先生的畫真是喜歡。文章還是更喜歡《緣緣堂續筆》那本書一點。這本書裏有些對時事的歌功頌德 寫的一點都不貼閤文章,可惜瞭子愷先生的好筆力。相對而言還是更喜歡書內寫兒時迴憶的,寫母親,寫學堂,寫李叔同的文章。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
评分如同花鳥畫一般的文字,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