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著有《新乡土中国》(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乡村的前途》(2007),《什么农村,什么问题》(2008),《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村治的逻辑》(2009)等著作。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
在本书中,作者对最近一些年围绕土地制度改革激烈交锋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解读和回应,而且系统地提出了土地制度建设的主张。作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书中的案例及数据十分翔实,论述严谨,介绍了中国现今关于土地问题存在的各种不同观点和主张,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分析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何种制度建设最具有可行性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证。作者认为不应该仅抽象地讨论土地权利与农民利益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深入到土地制度运作的具体语境和处境中,深入到土地权利的内在逻辑中去,认真理解和体会地权的逻辑。
久闻贺雪峰教授大名,曾在《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一书中见苏力在脚注中向他致谢,又在很多地方看见他对“驻村调查”颇为执着,于是一直以为这位教授对于农村问题的理解应该很透彻,《地权的逻辑》也当是一本剖析农村土地制度的力作。可是想象是一回事,事实是另一回事。 如果评...
评分问题是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分析却相当的糟糕,很多分析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不说,用社会学的视角去批判经济学,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 用脚搞调查自然是好的,但前提是如何搞调查,用什么样的方法?仅仅依靠感性的认识来评论,来阐述是不是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呢?...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本书很难被称作是学术著作 今日下午在教室翻完了这本书,当时没带任何通讯设备,我心中就一个冲动:晚上回去到豆瓣给这本书打一星。 规范的学术写作要求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须特别注意用语的简洁和克制,尽量避免以情绪表达代替论证的情况。尤其是要避免使用“其实”、“也就是...
好啰嗦的一本书啊。不过确实值得一读。作者是一个认真且实践的农村问题研究者。尽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结论。但武断的私有化确实不能解决三农问题。谁能代表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评分书斋里的学者尤应慎言“三农”!
评分扎实,真正用心用脑写的一本书。缺点是:内容编写不够紧凑,稀释了观点。
评分很多观点很有说服力,但是很多又有明显漏洞。
评分什么土地,什么农民?农民到底要什么?什么农民在要?农业还是农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