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 Klemperer,1881—1960),出生于瓦尔特河畔的琅茨贝尔格,在布隆贝尔格和柏林长大,在慕尼黑、日内瓦、巴黎和柏林读了哲学、罗马语文学和日耳曼学专业。1920—1935年任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罗曼语文学教授,1935年因其犹太出身被 解聘。1945年后恢复了德累斯顿教职。此后在格莱弗斯瓦尔德、哈勒以及柏林任教授。
克莱普勒给自己最“艰难”的作品命名为《第三帝国的语言》,它令这位学贯罗曼学、日耳曼学和比较文学的作家声名远播,跨越了欧洲大陆。不仅因其是第一本对“第三帝国语言”的深刻评析,也不仅因作者所表现出的语言天赋,更因为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人道主义的文献。
译者简介:
印芝虹,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德语现当代文学、跨文化日耳曼学。译著另有《托马斯·曼》(合译)、《学习,别听学校的!》、《周末》等。
被洗脑比无知更可怕 文 徐贲 原载 东方早报 江苏电视台的一个时事评论节目主持人有一次以罕见的媒体人的激情和坦率评论道,现在中国的食品、用品、商品、语言、活动、人际关系充满了虚假,“什么都是假的,只有王八是真的,因为王八本来就叫假(甲)鱼”。不错,虚假、伪装、...
评分我咋这么喜欢看这种书?但是每次看完说出来的话都是差不多的,不如不说截点图。 希特勒当年战败自杀了,但如果他成功了呢?如果一个集权和种族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军事奇才,他能够战胜其他国家并且维持政权呢?是不是有人会一直夸赞他的功绩,是不是他的胜利就足以使有些人一直...
评分语言其实是逐渐累积的,每个时代都继承着上一时代的语言习惯,同时也有着自己新的创造。纵观整个的历史,人类的语言就如一条缓缓流动的河,从涓涓细流到蔚为大观,每个时代都在向着这条河流倾注着自己的细流。当然,也会有大浪淘沙的时候,有些词汇就逐渐地消失于这条语言之河...
评分有一天,木南和我沿着新开湖散步聊天,我对他说起一个多年来勤奋读书的朋友,用了“十年如一日”这个形容词。木南立刻敏感地打断我,问,为什么你要用这个词?你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吗?我辩解说,这就是我的话,它很简洁,很有概括性。木南还是坚持反驳我:你有没有思考...
评分阿森纳10号球员厄齐尔在昨天的比赛中打入一球,比分为4:0, 阿森纳10号球员厄*齐尔在昨天的比赛中打入一球,比分为4:0, 阿森纳10号球员EQE在昨天的比赛中打入一球,比分为4:0, 阿森纳10号球员272在昨天的比赛中打入一球,比分为4:0, 阿森纳10号球员270+2在昨天的比赛中打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