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2)是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他是生物学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胎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创作的《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美妙的新世界》是A.赫胥黎著名的幻想小说,含义深刻,耐人咀嚼,因此十分畅销。它1932年出版,到1966年的34年间已经出了哈珀版、新哈珀版、矮脚鸡版、矮脚鸡经典版等57版,共275万册。作者A.赫胥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美妙的新世界》,这本科幻小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世界声誉。这本书的名字意味深长。它来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本书主要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 “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首先说,看这本书来自neil.postman的《娱乐至死》,后来才知道其与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postman看来《美丽新世界》和《1984》描绘的是两个相反的未来,而在读过此书后,我觉得这种相反反而只是表面上的。内在来看,他们描绘的都是又精...
评分2503年,一个婴儿养育室里。护士们在地板上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然后把一群长得一摸一样的、8个月大的婴儿放到了地板上。婴儿们看到图书和鲜花,飞快地爬过去,拿起来玩耍。这时候,长官一声令下,护士长启动电路装置,一时间,刺耳的警报响起,地板被通上了电,触电的...
评分看到对《1984》的评论,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美丽新世界》。对1984里描述的令人窒息的独裁场景我已不担心,因为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翻过那沉重的一页,中国人正头也不回地掠过《1984》的阴影。这本书在二十年前对国人会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在半个多世纪后的...
评分2503年,一个婴儿养育室里。护士们在地板上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然后把一群长得一摸一样的、8个月大的婴儿放到了地板上。婴儿们看到图书和鲜花,飞快地爬过去,拿起来玩耍。这时候,长官一声令下,护士长启动电路装置,一时间,刺耳的警报响起,地板被通上了电,触电的...
评分最初了解到《美丽新世界》,是在初中时读的《科幻世界》。后来读《娱乐至死》,波兹曼不止一次提到本书,促成了我对其阅读的机会。第一次阅读本书是在大学时代,距今也7、8年了。当时的震撼至今难忘,但也留下了诸多困惑和不解。在那时写下的书评最后,我曾写下一连串疑问: “...
因为《娱乐至死》而看这本书。与1984一样是对未来世界的畅想,为之不同的是却是两个极端。我们在庆幸未到达1984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掉入了另一个可怕且又貌似美好的深渊。
评分到底是自由更幸福,还是不知自由为何物更幸福?到底是平均主义更适合人类,还是适者生存更适合人类?我们是更向往乌托邦,身体极乐,精神被统治;还是更向往自由,周遭都是危机,却有可舒展的灵魂。人类总会发展到那一天,当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的时候。
评分因为《娱乐至死》而看这本书。与1984一样是对未来世界的畅想,为之不同的是却是两个极端。我们在庆幸未到达1984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掉入了另一个可怕且又貌似美好的深渊。
评分社会、本分、稳定,三个词语硬邦邦地砸到了当代中国的死穴上。丰赡的学识和宽阔的想象力让赫胥黎的这部薄薄的小说读来非常厚重;相比而言,奥威尔对苏联不依不饶的嘲讽则更得力于那段历史自身的沉痛。王向远师课上也曾提醒过,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小说多出自英国人之手,内中缘由值得一探。后记里孙法理先生未能译出的一篇附文,想来也是有些隐情的。
评分一向不算是太喜欢带太多政治隐喻的小说,不过赫胥黎这部倒是天马行空看的很入迷。描述的大约也是我们所向往的,高层的人聪明极乐,下层的人愚笨也无精神的摧残,但是这样的乌托邦社会阅读起来真是毛骨悚然令人害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