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培,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自幼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在四九城里转悠了七十来年,看着京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欣喜之外也有忧伤。和许多老北京一样,他也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这片古老的街巷胡同。本书中他用韵味悠长的京味儿,回忆了老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者热爱老北京的民俗文化,笔耕不掇,描绘自己亲历亲睹的古都风物,用平易亲切的文字记录岁月变迁,勾勒出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书中汇聚了老北京的岁时佳节、古老传说、传统美食、旧时风物、人文景观。
这里有上巳节、中元节、重阳节的繁华盛景,有什刹海、唐花坞的良辰美景,还有白云观、古城墙、大栅栏的风情。
这里有戏楼书肆的风流雅趣,有蝈蝈和蛐蛐的悦耳鸣叫,还有孩子们的嬉戏欢笑。
这里有爆肚、焦圈儿、酱肘子、蜜供的唇齿留香,有四合院里的“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还有胡同深巷里的门墩、鸟笼和小贩们余音袅袅的吆喝……
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
昔日繁华今何在,《老北京的记忆》帮助我们看懂今日的北京。
四九城给人的印象是高不可攀的。《老北京的记忆》记录了一位普通北京人生活的记忆,极具亲和力。古都风华、京城风物、市井街巷、京腔京韵,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笔触细腻而又饱含深情。
评分开始读这本书之前,发生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读书群里有筒子说北京要取消崇文区和宣武区了,大部分人听了后都嗤之以鼻,没想到几分钟之后这个看似谣言的消息就在网上宣布了,新闻的题目是“北京四城区合并计划正式获批”,经国务院批复,东城区和崇文区,将并成新的东城区;西...
评分今年5月30日,写下《旧时明月: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书评,以原书中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为题,这本书2006年购书实体书店,介于2003年与2007年两次去北京之间,若说对京城的看法,确实欢喜不起来。03年8月,尘烟时续,酷热难当,兼有他事所累,只觉颐和园前一碗炸酱面...
评分五月风筝2010-08-04 12:36:07 有多少往事,还能被收藏? 最近连续读了好几本关于老北京的书,比如《城记》、《城南记事》、《北京古建筑图》、《北京四合院》、《北京天坛》、《北京的古树名木》……越读,心里积压的悲伤却是越多,而这本《老北京的记忆》,就仿佛如最后一...
评分北京对于国人来说是国家的首都,对于外人来说是中国的代表,那么北京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他是我们生活的土地,他,首先是我们的家园,即使是记忆里的破败也是一种美丽,就像怡然而安详的老者,在午后斜阳的余光中,在婆娑摇曳的树影下,在幽深而隐秘的胡同深处,...
2019430 这种书真的要趁早读,二十岁之前读;过了点儿就千万不要碰,对自己、对作者、对整个华夏文明都比较负责
评分2019430 这种书真的要趁早读,二十岁之前读;过了点儿就千万不要碰,对自己、对作者、对整个华夏文明都比较负责
评分有些东西,言之不尽意。
评分2019430 这种书真的要趁早读,二十岁之前读;过了点儿就千万不要碰,对自己、对作者、对整个华夏文明都比较负责
评分京味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最直接的传承。这类书读过不少。只有读过这些书你才能把胡同立体化起来。北京的美不读书是不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