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

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左玉河
出品人:
页数:58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5
价格:7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34533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思想史
  • 学术史
  • 郭师赠
  • 已存
  • 中华文明
  • 中国近代史
  • 通史
  • 历史
  • 文化
  • 近代中国
  • 社会
  • 思想
  • 教育
  • 中国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世界文明通论: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主要内容简介:西方近代文明的强力挑战和儒学独尊地位的根本动摇,使中华文明面临着近代转型的使命。如何看待中西两种文明的特质、地位和关系?如何将中国传统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如何吸纳西方文明之长而为我所用?近代中国志士仁人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左玉河,原籍安徽淮北,1964年10月生于河南新乡。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所工作。2004年8月评聘为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等,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及社会文化史研究。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华文明结构的变化
一、西方器物文明的输人
二、西方制度文明的介绍
三、西方近代文明的全面涌人
四、西学东渐对中华文明的强力冲击
五、中华文明基本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中西宗教文明碰撞
一、明清之际中西文明的最初相遇
二、反洋教背后的文明冲突
三、冲突流言传播与文明之间的误解
四、“灭洋”背后的文化情结
五、“孔子加耶稣”模式
第三章 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论争
一、同文馆招收科甲正途人员研习天文算学之争
二、修筑新式铁路之争
三、民权论与君主专制的冲突
四、平等观念与纲常名教之争
五、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之争
六、“欧化”与“国粹”之争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争
一、《新青年》派与《东方杂志》派之争
二、新旧思想能否调和之争
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引发的论战
四、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
五、“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第五章 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
一、“西学中源”说的提出
二、“西学中源”说内涵的扩大
三、“西学中源”说的两面性
四、“中体西用”论的最初表述
五、“中体西用”论的经典表述
六、“中体西用”论的影响
第六章 从“醉心欧化”到“全盘西化”
一、欧化思潮的兴起
二、胡适与“全盘西化”的提出
三、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
四、“现代化”共识的形成
第七章 从尊孔到“订孔”: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一、太平天国的反孔排儒
二、甲午以前士林的儒学观
三、康有为的孔子观
四、康有为的孔教构想
五、梁启超对保教论的批驳
六、章太炎的“订孔”之论
第八章 儒学根基的动摇与“排孔”思潮的兴起
一、科举停废与儒学社会根基的动摇
二、尊崇经学及维护儒学独尊地位之策
三、“非圣排孔”思潮的兴起
第九章 民初的国教运动与反孔思潮
一、民初的信仰危机与道德危机
二、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
三、袁世凯的尊孔复辟
四、《新青年》的反孔批儒
五、陈独秀的反孔批儒
第十章 五四以后的尊孔读经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一、国民政府恢复“固有道德”的努力
二、新生活运动:恢复儒家“德治”的尝试
三、梁漱溟、张君劢与现代新儒家的兴起
四、熊十力、冯友兰对传统儒学的新阐释
五、贺麟的“新心学”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第十一章 时代性与民族性:中西文明差异之比较
一、中西文明的接触与最初比较
二、戊戌维新前后的中西文明比较
三、五四文化论争中的东西文明比较
四、五四以后文化论争中的东西文明比较
五、中西文明既是“古今之异”又有“中外之别”
第十二章 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转变
一、“夷夏之辨”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
二、“义利之辨”与重商思潮的兴起
三、“公私之辨”与个性主义的兴起
结语:保持健全的文化心态。创建中华现代新文明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已扔。其实就是详细点的历史书。重点看了几个人物,对蒋介石的评价中立。

评分

已扔。其实就是详细点的历史书。重点看了几个人物,对蒋介石的评价中立。

评分

已扔。其实就是详细点的历史书。重点看了几个人物,对蒋介石的评价中立。

评分

已扔。其实就是详细点的历史书。重点看了几个人物,对蒋介石的评价中立。

评分

已扔。其实就是详细点的历史书。重点看了几个人物,对蒋介石的评价中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