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
一九六八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一九七二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一九七八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一九九六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
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二〇〇七年出版的《青春咖啡馆》是莫迪亚诺创作的第二十五部作品,出版两周销量即突破十万册,并被法国《读书》杂志评为“二〇〇七年度最佳图书”。
在“逃逸线”与“柔软线”之间的青春 ——莫迪亚诺和他的《青春咖啡馆》 袁筱一 曾经以为,倘若对巴黎没有所谓“乡愁”——哪怕是作为外乡人的,因为要保留对巴黎的那一点暧昧而刻意为之的“乡愁”——一类的情感,应该是不会喜欢莫迪亚诺的,就好像莫迪亚诺本人喜欢着的侦探...
评分 评分一、关于《译后记》 应该先阅读一下译者的《译后记》。这是我的劝告,不然可能看得有些云里雾里。毕竟这不是很直板的平铺直叙。 二、关于主题 在阅读之前,我认为主题是迷失。这也符合书评的推荐。不过粗略看下来,其中还包括了追忆、寻找、成长。这符合西方现代文学的所谓“终...
评分 评分简单的看了一遍,一直揣在包里,想看第二遍。 看戏的时候带着,酒吧的时候带着,坐车的时候带着。 却很难再翻开仔细浏览,只能断开章节,随意翻翻。 好像看过了,却又好像仍然不认识露姬。 或许,我错了。 即便每个人眼里的那段生活,都有露姬,却都是自己对曾经消逝的那段日...
好像说什么都不太恰当。这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的文学类书籍。比《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还好。
评分第一本Modiano的书,没想到风格如此朴素,但却有力。
评分莫迪亚诺,永远的心头好
评分莫的文字从容。中译不错,包括书名。读过一章中译本,自己回归母语阅读的自信,使“简洁、不晦涩”成为快速阅读的托辞,最后对文字的感受也也退化到只剩“平实高效”的印象。读法语原文时,节奏要慢得多(主动地或是被动地),母语读者是不是也有同样感受,我并不确定。咀嚼文字本身,反而比跟进情节更有满足感。生词不多,语法规范,没有逻辑紧密的大量从句,不论从语言能力还是审美口味上,都是很照顾我的菜。正在National Gallery大展的伦勃朗,能在一张画里,仅用有限的几种颜色(锡耶纳土/赭石/白等),展现极其丰富、细腻有层次的色调;在对原料的运用上,莫也是不挑牛刀却能游刃有余的类型。结构、技巧之类不想多讲。这又是一个多面群雕,人物塑造由不同叙述视角的碎片拼贴完成。评论里有一篇"露姬让我想起他",已经写足了
评分莫迪亚诺,永远的心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