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勒·克莱齐奥 法国 法国文学 小说 外国文学 诉讼笔录 勒克莱齐奥 文学
发表于2025-04-23
诉讼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说《诉讼笔录》讲述了亚当·波洛的流浪生活。在世人眼中,亚当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在海滩、大城市中流浪的人。他不关心社会、城市的种种消息与动静,也不思索自己的过去,回忆自己的亲人,考虑自己的将来,似乎与现代社会斩断了一切联系。他始终保持一种直感的方式,并拒绝接受理性的思维方向。同时他力图物化自己,使自己消散融化为宇宙中的一点物质。最后因在大街上发表“怪诞”的演说被警方视为精神病人而送入医院。
《诉讼笔录》有着勒克莱奇奥早期作品中浓郁的奇幻色彩,亚当因为说了实话被社会认为是“狂人”,但是他在与医疗小组针锋相对的交谈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智力和惊人的思辨能力。这种充满讽刺与逆反的对比式写法,显示了勒克莱奇奥对人、对社会、对现代文明出自自身直觉的诘难。正如瑞典文学院对他的评语,他“是一个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其作品有诗意的创新、感官的狂喜,和对文明主宰下的、游离于文明之外的人性的上下求索”。
作为法国“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诉讼笔录》虽然没有完整严密的故事,情节松散,展现的形象也零星、分割,但作家对客观物件的形状、线条、色彩观察入微、描写细致,继承了“新小说”派的风格。字里行间常见超现实主义的隐晦联想,和明显受到象征主义影响的怪异比喻。这种糅杂各派的手法给小说带来了独特的风貌,令人耳目一新。
这部小说写作时正值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不久,作者坦言当时法国人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之下,人人自危,而他在咖啡馆中创作时将飘过耳边的谈话和报纸新闻的片断融合到文本中,忠实地再现了人性的异化过程。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评价道:“《诉讼笔录》让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也许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勒克莱齐奥全名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1940- ),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当代法国文学的三颗明星。他作品中的最大特色是一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兼容并蓄,这与他七岁时与家人前往非洲尼日利亚度过童年时光,随后前往英国读大学,最后回到家乡法国尼斯文学院深造的经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而成为作家后周游世界的经历,更是使他深入了解了各种文化冲突,以及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这也直接催生了勒克莱奇奥对遁世题材作品的热衷。1963年,勒克莱奇奥在进修硕士学位期间,他的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出版,当年即入围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奖,并成功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一举成名。1980年,他的小说《沙漠》获得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保罗·莫朗文学奖。1994年,勒克莱齐奥被法国著名文学月刊《读书》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2008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
直接命中我心坎的书。那种或明或暗的暴力与怀疑,是我童年时幽暗的一面。
评分直接命中我心坎的书。那种或明或暗的暴力与怀疑,是我童年时幽暗的一面。
评分寫得不如張大錘,也不如西尾維新。啊,一個狗。
评分最多给到三颗星,后面那一段copy尼采的和生硬的解释现象学的桥段实在有些卖弄~~
评分让贾木许拍这个片子吧~
这本小说是文学大师的成名作,创作于1963年,作者当时才二十三岁,此书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书里显现很强的探求动机,作者灵感的爆发得自文学冒险的野心,而不是建功立业的那种野心。因此,在这小说中看不到统摄力量,更多的是奋激力量。也就是说这是由激情和灵感爆发出来的...
评分從沒有其他小說對於我而言像這本一樣難以下嚥。 小説的寫法不同于一般對於文學的定義,這個通識的基礎建立于18-19世紀經典讀本上(Novel, Romance, Fiction, etc.),以敍事爲主干,夾雜抒情與議論——大段大段的插入,不少作家喜歡這麽干儘管不討好,但大體上我們稱之爲情節。不...
评分作家很敬业地试验,求新奇;但是读者想要的是体验一些新奇有趣,而不想知道更不想评断作者是否在认真地追求一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评分在不知情其名不符其实的情况下买了这本打着诺贝尔标签的书,再一次证实了吴晓东的那句话"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再也没有19世纪以前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汹涌而来的都是一团、一堆或是放射状的意识流.没有华丽丽的修饰,没有复杂的经典写作...
评分这本小说是文学大师的成名作,创作于1963年,作者当时才二十三岁,此书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书里显现很强的探求动机,作者灵感的爆发得自文学冒险的野心,而不是建功立业的那种野心。因此,在这小说中看不到统摄力量,更多的是奋激力量。也就是说这是由激情和灵感爆发出来的...
诉讼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