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琪·麦肯基(Vicki Mackenzie)出生于英国。毕业于昆兰大学,曾为《太阳报 》、《周日时报》、《今日电报》、《今日素描报》、《周日邮报》等几十家媒体撰写报道文章。1976年,曾前往尼泊尔参加藏传佛教的冥思课程。曾出版《转世》、《西方转世上师》等书。
《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内容简介:一位二十多岁的英国年轻女孩,在海拔一万三千二百尺的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雪洞中独自一人修行了十二年,一次次面临生死的考验。她最终抵达了人类的身心极限,完成了这项不寻常的闭关修行。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她这样做,她在洞中是怎样生活的,她究竟屋悟到了什么?她要告诉世人什么?丹津•巴默出生及成长于伦敦,十八岁皈依为佛教徒,二十岁到印度,二十一岁出家,出家后,她在喜马拉雅山修行长达二十年之久。近年来,她奔波世界各地弘法。
《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由英国著名记者维琪•麦肯基执笔,平实而生动的记载了丹津•巴默的悟道历程。作为一本个人传记,《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充满吸引力。作为一次漫长的修行心路历程,《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往往令读者再三陷入深层的心灵思索。
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早已成为一种传奇。《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首次将这个关于信仰的传奇故事介绍给中国读者。
总是有一些奇妙的因缘,让我们有了链接,我把这看作启示,带领我找到2010年的你。 “人们都追求生命中一些真正的意义与深度。当人们的感官无法满足时,他们会要求更多,人们会变得充满欲望,并且会很沮丧。他们觉得凡事都是徒劳无功的。你获得了所希望的一切,然后呢?社会给...
评分对于真正关心修行的感受与经历的人而言,这本书的厚度显然是不够的,深度更加不够,这只是一名记者写的书,在书中不断强调12年的闭关生活,花了过多的篇幅强调修行者是女的,以致有点灵修的女权意识形态了,让人真正感兴趣的是她内心的经历,那在洞穴中的心灵进化历程,这方面...
评分当代我所崇拜的女性禅师,一是叶曼老师,一是丹津巴默。 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书中也没有描写巴默修炼的各种境界,她恪守这是“私人经验”及“开悟并不是得到什么”的信条,没有做很多具体禅修方法的教授,如果想买这书当作女性灵修指南那么久错了,这是本有关女性灵修侧...
评分《雪洞》非常好看,清晰、妥帖,既给出了丹津巴默一生的脉络,也给出了佛学完整的轮廓。 昨天晚上我看了上半部分,是关乎温暖和信念。今天上午看了下半部分,则关乎理性。 书中探讨了佛教如何处理中西、男女、出入等二元对立,丹津巴默的见解总是让人舒展而愉快。 或许每个...
评分当代我所崇拜的女性禅师,一是叶曼老师,一是丹津巴默。 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书中也没有描写巴默修炼的各种境界,她恪守这是“私人经验”及“开悟并不是得到什么”的信条,没有做很多具体禅修方法的教授,如果想买这书当作女性灵修指南那么久错了,这是本有关女性灵修侧...
放弃外在的物质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困难,放弃无休止的意念在当下才是出离,而从出离中出离才是真正的出离。后面讲了很多实用的修行方法。关键还是发心和坚持去做。宗萨网站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可能是为了激励女性修行者克服圆满路上一些不必要的障碍,毕竟大成的比丘尼并不多见。
评分丹津•巴默在洞中修行的12年让我们可以思考下,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物质及自身欲望的满足吗?也许简单才能带来心灵的平和与快乐。
评分放弃外在的物质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困难,放弃无休止的意念在当下才是出离,而从出离中出离才是真正的出离。后面讲了很多实用的修行方法。关键还是发心和坚持去做。宗萨网站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可能是为了激励女性修行者克服圆满路上一些不必要的障碍,毕竟大成的比丘尼并不多见。
评分“喜悦本身失没有什么用处的。唯有运用这种心境来了解空性,它才具有意义。也就是在这种喜悦的心境中,洞悉它自己的本质。否则,它只是婆娑世界zhogn的另一件事情而已。” “佛教的道路就是觉醒之路,我们应该将自己唤醒,但继续睡觉的欲望非常强烈。不论我们怎样说愿意帮助众生觉醒,其实我们并不真的这样认为,我们只是喜欢做梦而已。” “你认为瑜伽士进行的修炼是最高深,最伟大,最神秘的,只有得到教导,就获得神奇的结果。但是,我告诉你,我所进行的每一种修炼,你都得到教导了,一样都不缺少。唯一的差别是,我确实一一照着做了,而你没有。”
评分丹津.巴默无疑属于本世纪女性修行者的先驱。 钦佩之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