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是美国著名中世纪科学史家,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1973-1979和1987-1990任系主任,专长中世纪科学、自然哲学、科学与宗教,1983年被任命为著名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1992年的科学史最高奖萨顿奖。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泽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历史中的革命还是连续,相对还是绝对,偶然还是必然,作者更多的受科恩的影响,更多的强调了欧洲自我的发展,而不是一种全局观,所以,感觉索然无味,得到的东西比较少,属于特别无趣的东西。但是他提出了关键问题就是在中世纪自然科学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翻译,神学家,自然哲学家的前提,但是我要说是政治经济学设置的背景下
评分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将“中世纪对近代科学的贡献”这一论题从以往那种孜孜寻找对近代科学之“预见”的做法中解救出来,以自然哲学在中世纪的发展变化为主线,着重讨论了中世纪体制因素对近代科学的有利作用,顺便与伊斯兰和拜占庭科学进行了横向比较。瑕疵在于对自然哲学问题的罗列缺乏线索,稍显凌乱。
评分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
评分中世纪自然哲学和科学起源的入门读本,泛泛而谈言简意赅,如果想要建立全面认识还是需要边读边建立体系。对我而言,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去年读到它,我的翻译工作会快一点。
评分流水账。内容太单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