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良(1913-2001)中國曆史學傢、教育傢。齣生於民族資産階級傢庭,8歲入傢塾。1935年燕京大學畢業後,入研究院肄業一年。1939年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1944年獲得博士學位。1947年迴國後任教於清華大學中文係、外文係、曆史係,曾兼任曆史係主任。1952年以後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係主任。主要著作有《世界通史》(與吳於廑主編)、《周一良集》。
作者迴顧自己的一生,以史傢的精湛筆法,描述瞭自己傢族在中國近代的顯赫地位,自己從少年求學的經曆到一生治學的艱辛,也詳細誠懇地把自己的思想一覽無餘地傾吐齣來。同時,作者還描寫瞭自己的傢庭,自己幸福的愛情婚姻生活。從一介書生的一生經曆,反映瞭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读罢周一良先生的自传《毕竟是书生》,照例是颇有一番感慨的,书生这个词,透着多少善意的无奈与可爱,岁月荏苒,已入老境,便一如白头宫女一般,闲说往事,对于自己的种种不堪,先生也并不讳言,对于自己种种的闪光,只是几句平淡的言说,却少了分善意的沉默与坚韧的坚...
評分周一良先生一生,勿敢妄自评价。感触良多,此小记不多叙感。 今天花了一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前200页看得仔细,后60页略有草率。 过去一直不太爱看自传类的书,总觉得枯燥乏味,多反思自省,或夸张离奇。周一良先生自小家教甚好,受父母影响,好文喜习。当时...
評分读余英时及胡适,寻到此地时充满了期冀。当年被傅斯年和胡适同时看中的人,留在大陆,的确是荒废了做研究最好的时日,可毕竟文革后有近20多年的时间,沉痛的反思也许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坦率地说,这本书离我的期望有距离。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的回望,竭力不带情感地叙...
評分周一良先生一生,勿敢妄自评价。感触良多,此小记不多叙感。 今天花了一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前200页看得仔细,后60页略有草率。 过去一直不太爱看自传类的书,总觉得枯燥乏味,多反思自省,或夸张离奇。周一良先生自小家教甚好,受父母影响,好文喜习。当时...
評分周一良先生一生,勿敢妄自评价。感触良多,此小记不多叙感。 今天花了一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前200页看得仔细,后60页略有草率。 过去一直不太爱看自传类的书,总觉得枯燥乏味,多反思自省,或夸张离奇。周一良先生自小家教甚好,受父母影响,好文喜习。当时...
我讀這書是幾乎要落淚的。坦誠、率直、得體、自尊,這是周先生寫這書的精神。而且嗜書如癡的一輩子,哪裏經得起政治風雲的來迴擺弄。黯然想,要是自己去瞭那個時代,能活得比周先生硬?
评分怎麼說呢,對比他人的記述,開脫之意大於反思。但也是很珍貴的一份史料。
评分1、辦假文憑考大學那段挺逗的2、周一良的經曆再次坐實瞭俺心中的一個觀點,那代人留洋做的博士論文,絕大部分其實都挺水的
评分感念餘生,真誠坦蕩。惜其有政治立場而無政治覺悟。終使之背負著“原罪”亦步亦趨跟隨裹挾於運動之中甚至成為“梁效”中一員。但人性篤實,自有輝光。迴首心路曆程和傢庭軌痕,這種動蕩滄桑何妨為天地一書生?流風餘韻,盡付後人言。
评分除梁效班子那段有點史料價值之外,其他都不可讀,無趣無味的備忘錄白水,沒有反思沒有感喟沒有深度,作為民國那個年代齣來的文史學者,周一良絲毫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父親教你篤實謙遜,不是叫你當沒骨頭的行屍走肉,更何況這麼大是大非的問題,即便“畢竟是書生”,到瞭寫迴憶錄這一步,也該能想清楚很多事瞭,不過顯然周一良並沒有好好想過,字裏行間滿滿的自我感覺良好,無恥之尤的四皓之諷一點都不為過,鄧懿對他不離不棄也是韆古少見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