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北京 回忆录 赵珩 胡同 随笔 散文随笔 城市 传记(回忆录、日记、年谱、书信)
发表于2025-02-01
二条十年(1955—196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珩先生首次集中笔墨,追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于北京东四二条胡同时期的生活,以记叙人物为主,兼及社会见闻与北京风物,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也自有一种社会风俗史的价值。
全书20万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家事,从曾祖一辈赵尔巽赵尔丰兄弟到祖父定居北京讲起,回忆家中老辈亲人、 个人少年时光以及周围的生活景观(隆福寺、王府井、东安市场等)。下篇主要描写家中往来的亲友、学界师友(如宋云彬、贺次君等)与形形色色的客人(如张君秋、奚啸伯、溥佐等),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中上层人物的生活侧面。
赵珩,生于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北平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著有《老饕漫笔》、《彀外谭屑》、《旧时风物》、《老饕续笔》、《百年旧痕》、《故人故事》、《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等。
资深出版人赵珩先生回忆自己儿时在北京东城的胡同里十年生活的随笔集。赵先生的文字娓娓道来,质朴而动人,富于生活细节和个人温情。其记录的人与事,堪称研究北京当代社会生活史和社会文化史的重要史料,兼具可读性和学术价值,值得推荐。
评分截取记忆深刻而又相对宁静(安全)的记忆时段。 期待作者往下写,面世有难度,但愿望总是要有的。
评分截取记忆深刻而又相对宁静(安全)的记忆时段。 期待作者往下写,面世有难度,但愿望总是要有的。
评分00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东四二条胡同时期的生活:忆故人、念往事、谈风物...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带着功利的态度,读到最后有些琐碎。在青梅竹马的妻子的评价中,作者是我的理想型了。
评分小时候在二条生活了许多年,对二条的一草一木感情很深,越长大越爱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更爱赵珩先生这类掌故,忆旧的文章。今天和妈妈聊起这本书,我说赵珩之前住过东总布胡同和二条,他的“三姨”还和姥爷原来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没想到我妈竟然说姥爷认识赵珩,且我家(当时那时还没有我)在东总布胡同居住时和他家是邻居。想到几日前遇见一位客户,没想到既是相隔不远的邻居,又是我的老学长(中间相差二、三十年),而且很可能她当年和她的父亲与我妈妈和姥爷同在五七干校有过一面之缘。缘分真是奇妙又伤感,兜兜转转,相信相逢的还会再相逢。
《二条十年》,赵珩著,中华书局,2019年8月第1版。纯从内容看,没啥特别可看的,但主题东四二条引人共情。作者在二条七号院住了小学、初中近十年,文中所提活动地点俱熟悉。有些地方当然已换,有些现在虽不存,二十余年前仍在。从作品角度讲,作为个人笔记,可资存史,亦可与...
评分《二条十年》,赵珩著,中华书局,2019年8月第1版。纯从内容看,没啥特别可看的,但主题东四二条引人共情。作者在二条七号院住了小学、初中近十年,文中所提活动地点俱熟悉。有些地方当然已换,有些现在虽不存,二十余年前仍在。从作品角度讲,作为个人笔记,可资存史,亦可与...
评分《二条十年》,赵珩著,中华书局,2019年8月第1版。纯从内容看,没啥特别可看的,但主题东四二条引人共情。作者在二条七号院住了小学、初中近十年,文中所提活动地点俱熟悉。有些地方当然已换,有些现在虽不存,二十余年前仍在。从作品角度讲,作为个人笔记,可资存史,亦可与...
评分《二条十年》,赵珩著,中华书局,2019年8月第1版。纯从内容看,没啥特别可看的,但主题东四二条引人共情。作者在二条七号院住了小学、初中近十年,文中所提活动地点俱熟悉。有些地方当然已换,有些现在虽不存,二十余年前仍在。从作品角度讲,作为个人笔记,可资存史,亦可与...
评分《二条十年》,赵珩著,中华书局,2019年8月第1版。纯从内容看,没啥特别可看的,但主题东四二条引人共情。作者在二条七号院住了小学、初中近十年,文中所提活动地点俱熟悉。有些地方当然已换,有些现在虽不存,二十余年前仍在。从作品角度讲,作为个人笔记,可资存史,亦可与...
二条十年(1955—196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