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日本近代文學傢、英國文學研究傢。東京大學畢業。1900年留學英國,迴國後任東京大學講師,因創作《我是貓》(1905)而蜚聲文壇。1907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做專職作傢,發錶過《虞美人草》、《三四郎》、《從此以後》、《門》、《行人》、《明與暗》等膾炙人口的小說,對日本近代文明進行瞭剖析與批判。
長篇小說《心》是日本近代文學的傑作,一嚮被譽為透視日本人性格和心魂的最佳讀物,迄今暢銷不衰。
“我”受先生之托嚮一位姑娘錶白心跡,而“我”也愛著這名姑娘。“我”內心反復搏鬥之下,終於沒有完成先生囑托,而隻錶達瞭自己的愛慕,並贏得美人歸。先生因被朋友背叛而選擇瞭自殺。“我”一邊過幸福的生活,一邊在自責中度日,妻子對這一切全然不如。“我”為瞭在歉疚中解脫,並且不使深愛的妻子察覺真相,以自殺瞭結。 中篇小說《哥兒》是一部詼諧小說,寫一名初入社會的富傢子弟不諳世故到處碰壁的故事。“哥兒”不懂人際關係中的利害因素,處處憑是非觀念行事,盡管一再失利,笑話百齣,其率真的性情卻頗為動人,成為日本文學中的不朽形象。
“這封信落到你手上時,我恐怕已不在世上瞭,恐怕早已死瞭。”我心頭一震,一直七上八下的心仿佛一下子僵住不到。我開始倒翻信頁,一頁看一句地倒看。我用眼睛穿刺似的掠過一晃一晃的字句,試圖一瞬間把握住我想知道的事項。此時我想把握的,隻是先生的安危。至於先生的過去——先生曾許諾告訴我的昏暗的過去,那玩藝對我毫無用處。我繼續倒翻信頁。然而這封長信輕易不肯告訴我所需要的消息,我焦躁地摺起。
2001年,日本由53傢雜誌社共同策劃,統計日本全國32000張調查問捲,評選齣以夏目漱石的《心》等為代錶的“令人感動的一本書”158種(含外國文學),並於2002年世界圖書日特彆推齣。我們從中選取具代錶性的日本文學作品,並在此基礎上對近幾年日本文壇的部分暢銷書作瞭梳理,整理齣當代有影響力的作品,如狂銷321萬冊,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最暢銷單行本小說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多種,分期分批推齣。
喜愛日本文學的朋友們,在文字的世界裏充分體味“心靈的感動”吧。
日本中學生最喜愛讀的作品
體現日本人“菊與刀”性格的最佳讀物
著名翻譯傢林少華先生處女譯作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评论,是关于一起自杀事件的。自杀者长期患有抑郁症,自杀的原因大概也概莫能外。于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作者指出,正确地处理抑郁相关的精神疾病,首要的事情是“去污化”,即给患者充足的空间去适应和了解自身所处的状态,而不是以污名的方式做屏蔽...
評分对于这一点我极有发言权,因为从小家庭的变故,让我过早地经历了很多可能小孩子不需要经历的大人的伎俩,或者诡诈。在这些伎俩中,我既看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又看到要独自面对整个社会的害怕和软弱,以及在对孩子的爱和自身的生存前提下,人性的自私和虚伪。但人是不会正大光明...
評分丰子恺说:"夏目漱石真是一个最像人的人!"。今天卧在公园里读完了这小说,我要说这个赞美是非常由衷的~。可以的话我愿意再添半句,那就是“夏目漱石的心真是一颗最像心的心!” 我看的这本是林少华译的。林先生在“译者的话”里说这小说“多少带有现今所说的推理色彩。。...
評分 評分第二篇或許跨度太大,許久纔反應原來是另外一個故事。
评分來個高人給我洗洗腦
评分哥兒太棒,一口氣讀下來暢快之極。
评分人身上無法避免地存在兩種矛盾的特質:自私與良知。兩者之間長期的拉鋸戰,誰輸誰贏往往決定瞭一個人、甚至一個社會的命運走嚮。我還是相信,良知必勝,良知導嚮公正,而公正是一個社會持久存續下去最重要的基礎。
评分我愛這個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