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蕭名、漱溟,後以其字行世。著名的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現代新儒傢的早期代錶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傢”之稱。
大眾眼中特立獨行的梁漱溟,一身傲骨,不趨炎,不附勢,被譽為“中國的脊梁”。
梁漱溟自認是一個有思想,且本著自己的思想而行動的人。他畢生思考不停,筆耕不輟,不斷追求兩個問題: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麼活著;二是中國問題,即中國嚮何處去。
梁漱溟一生治學嚴謹,著作等身。其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巨大。
如果你是憂慮的,如果你是睏惑的,如果你是迷茫的,如果你是恐懼的,《人生的三路嚮》能夠幫助你和你的心靈強大起來。
本書是對梁漱溟關於宗教、道德與人生問題研究的一次全麵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寬先生親自輯錄審定。
《人生的三路嚮》是梁漱溟先生實踐的結果,是他關於人生問題的最終思考。他對人生本質的做瞭透徹的分析,提齣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問題,並對世人麵對問題的應對態度進行綜閤分析,洞若觀火,直指世人萬象。梁先生係統講述瞭他所選擇的人生觀:活在當下,一任直覺。這是對儒傢思想汲取又反哺的結論,也是針對中國人今日惶惶不可終日生活狀態的點醒。
梁漱溟以儒傢思想為基本價值取嚮,畢生追尋人生的真味。他對人性生動立體的剖析和對人生全麵透徹的解讀,無不體現瞭一代國學大師的卓絕智慧;他自由無束縛的思想和開豁通達的人生觀,在經曆瞭近一個世紀的今天,仍然閃閃發光,給今天的我們以極大的啓示。
人生三路向,宗教(否定欲望)、科学(肯定欲望)、道德(中间值)。中国以道德代宗教。粗略谈了一下中西文明、印度文明(即佛教)的差别。 书中的观点:人生没有意义,活着就是意义。一种人生态度,活着为了创造。不敢苟同,尤其是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如果一个天生智障的人或者...
評分古时所讲不过儒道释,而具体到底各居何含义,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新时代,我们研究的只是马列毛,过往的只成为过往,而到现实中马列毛也没有了用处,化为乌有,于是人们便迷失了,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求于外在物质所得。作为最后一位大儒,对于这些前辈还是有些景仰之情...
評分读老先生这本书时在08年,经济危机下的我当时创业血本无归,再加上那段时间无所事事,很是迷茫和彷徨,处于前所未有的最低谷。有人说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但我一直没觉得任何一本书有这么大的能量,但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是足够的多。一直以来,我不是很喜欢读中国有关人...
評分人生三路向,宗教(否定欲望)、科学(肯定欲望)、道德(中间值)。中国以道德代宗教。粗略谈了一下中西文明、印度文明(即佛教)的差别。 书中的观点:人生没有意义,活着就是意义。一种人生态度,活着为了创造。不敢苟同,尤其是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如果一个天生智障的人或者...
評分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 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转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
受教瞭~~
评分集子比較雜。
评分看書應不拘泥於書,看之而思之,跳齣內容的束縛而發散思維。好書能給人以無限的思索。
评分P89,“儒傢沒有什麼教條給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求一條而已。”不是說寫的不好,而是這書原來是拼湊而成的啊,而且紙還是苦的……在下慧根尚淺,部分段落不能一掃而過;有些文章的基調與其他的不符,倒不是說用馬義是錯的,但是確確實實給人一種壓抑感,字裏行間。P19,“唯人有人生觀,而牛馬卻不能有牛生觀馬生觀”,可是人不是牛馬,怎麼知道牛馬沒有牛生觀馬生觀呢?P20——21,關於消除欲望,案:祛除欲望纔是人最大的欲望!
评分梁老爺子的真心話。有些拗口 但是值得聽一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