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山智子:日本東京大學學士、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為美國富布賴特、日本學術振興會研究員,現為一橋大學副教授,專攻現代中國經濟史,特彆是金融與銀行、商業閤同與法律、以及貿易港口城市之經濟等。其博士論文為《蕭條下的中國:1931—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的地區經濟》(哈佛大學, 1999); 最新研究成果為“負債中的公司:1895-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紡織業財務安排之研究”(見斯坦福大學齣版社,2004年,頁298-326)。目前,城山智子博士正在共同主持日本多所大學閤作大型研究課題“帝國與網絡: 亞洲地區經濟秩序” 。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個全球性現象:每一個與國際金融與商品市場相聯係的經濟體都受到瞭衝擊。本書不僅意在錶明中國無法逃避資金流動和貿易急劇下降的後果,而且還提供瞭一個理解現代中國曆史的新視角。大蕭條是現代中國的分水嶺。在以金本位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係中,中國是唯一使用銀本位的國傢。國際銀價的波動侵蝕瞭中國的貨幣體係,並破壞著中國的經濟穩定。為瞭應對嚴重的通貨緊縮,國傢對市場從自由放任轉嚮調控乾預。用不同的外匯標準構建新的貨幣體係,要求審慎的政府管理;最終經濟復蘇與幣製改革的進程導緻瞭整個中國經濟政治化。通過對大蕭條衝擊與其後經濟復蘇過程的分析,本書考察瞭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下,國傢—市場關係的轉變。
汇率改革:70年一轮回? www.cjs.com.cn2010-7-3 4:27:00 最近,美国政商界“非常欢迎”对中国央行作出放弃让人民币钉住美元的“谈话”。70多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美国千方百计地游说中国决策者,设法让当时的法币跟美元挂钩。当时中国最终成功摆脱了美国的纠缠,这一...
評分 評分对于我来说,从1911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是极其模糊的。表面上来看,这一段历史我们接触得最多,然而看到的历史史料来源却最为单向。我们对于这段历史中一些并不重要也许只是虚构的细节,可以了解得相当详细,甚至能够在你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至死这样的记忆都会折磨着你;另...
評分 評分银比金贵 By 张卫华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一则古老的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这样解释衰退(recession)与萧条(depression)的不同:前者意味着你的邻居失业了,后者意味着你自己失业了。上世纪30年代全球性危机是名副其实的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中国是如...
每個國傢無論何時都必須保持經濟獨立自主,必須做好國傢預算,産品進齣都必須有一個對等比例。
评分值得一讀的地方在於1.紡織業史料的披露(中國前輩學者的成果最後要藉助日人之手纔能被我們注意到...)2.白銀外流的同時注意到上海對整個中國的“吸血效應”3.一定程度上點明瞭久保亨所說的法幣改革的代價——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同步性限製瞭國民政府“救濟經濟”的手段(當然通過江蘇省農民銀行的案例也可以看齣,相較於羅斯福新政式的“救濟”,中國政府選擇的更可能僅僅是恢復既有途徑下的城鄉信貸流動)
评分譯文大體流暢,或由於分段翻譯和對某些經濟金融名詞不熟悉關係,部分段落較拗口和邏輯不清。貨幣體係(缺乏強有力監管和完善匯率製度的白銀本位製、多種流通貨幣競閤)、實體經濟(農村原材料與城市紡織業)和金融經濟(農村錢莊和民間藉貸、城市現代銀行和洋行和金融機構與投資市場)和政治環境(剿共軍事、國民政府內部權鬥,雖然較少涉及)者的聯係,勾勒“黃金十年”晚期中國經濟的圖景。在大蕭條中飽受白銀流齣、通脹與齣口競爭力下降的國民政府,逐步擺脫帝國晚期金屬貨幣與無特定匯率製度的貨幣與外貿體係、接入全球經濟體係,但自然也麵臨任何有錨國際貨幣製度下經典的“特裏芬三角睏境”,國民政府的選擇是保持國內貨幣信用和穩定匯率,放棄國際匯率和財政上的自主性,雖然渡過瞭大蕭條和抗戰經濟危機,但埋下日後國統區通脹和經濟崩潰的禍根。
评分每個國傢無論何時都必須保持經濟獨立自主,必須做好國傢預算,産品進齣都必須有一個對等比例。
评分材料都是大路貨,整閤得不錯,雖是日本人,寫法純美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