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化史 海外中国研究 礼仪 宗教 钟鸣旦 基督教 历史 死亡
发表于2024-11-22
礼仪的交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丧葬礼通常被认为处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地位,本书论述在了17世纪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进程中,在中西礼仪传统相互碰撞后,丧葬礼所发生的复杂变化及其在宗教表达方式、新身份认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重点“礼仪之争”在本书中只是边缘问题,作者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织布”的比喻,倡导从互动和交流的视角来理解文化接触史的复杂性,将理论阐述和对丧葬礼的综合研究、个案研究有机结合,其研究路径和成果可资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当代西欧著名汉学家,比利时人
1959年生于比利时港口城市安特卫普
1982年获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硕士学位
1982—1983年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研习中国历史哲学宗教
1984年获莱顿大学汉学博士学位
1990年获法国巴黎塞夫尔中心哲学和神学学士学位
1994年获台北辅仁大学神学硕士学位
1993年至今任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教授
2003年当选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有《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等
终于写完明天就要交的读书报告了(捂脸)
评分读后我更感兴趣的问题是:以丧礼为例,为何回教被接纳而基督教被拒斥?
评分葬礼显然是观察17世纪中西文化互动与冲突的颇佳场域。该书细致爬梳多国文献,通过考察中西礼仪传统相互交流与碰撞中中国天主教葬礼之变化轨迹,试图回答礼仪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问题。印象深:1. 中西对“烧纸钱”的争论: 中西对死亡迥异的理解却殊途同归地导向不提倡用纸钱的结论. 2.对康熙“守丧私人性”的探讨,回应了the cult of qing的讨论, 同时也挑战了丧礼讨论中“正统实践”和“正统教义”的二元对立。遗憾的是,全书中作者并未强调对此种二元性的挑战,而是默认中国葬礼传统与“正统实践”更加紧密, 有待商榷。另外,有些概念用得或欠妥且欠缺解释,比如国民性(civil)。结论中对中西文化互动模式的理论总结具有启发性,但在知识转型、中西互动研究水涨船高的今天看来,已经无甚新意。
评分一口气读完! 好!
评分终于写完明天就要交的读书报告了(捂脸)
肖清和 关于明清丧礼、家礼等礼仪的研究,多有成果,牢牢大者如罗友枝(Evelyn Rawski)、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等等。 至于礼仪尤其是丧葬礼在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学界的成果则很鲜见。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博士的近著《礼仪的交织:中欧...
评分肖清和 关于明清丧礼、家礼等礼仪的研究,多有成果,牢牢大者如罗友枝(Evelyn Rawski)、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等等。 至于礼仪尤其是丧葬礼在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学界的成果则很鲜见。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博士的近著《礼仪的交织:中欧...
评分肖清和 关于明清丧礼、家礼等礼仪的研究,多有成果,牢牢大者如罗友枝(Evelyn Rawski)、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等等。 至于礼仪尤其是丧葬礼在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学界的成果则很鲜见。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博士的近著《礼仪的交织:中欧...
评分肖清和 关于明清丧礼、家礼等礼仪的研究,多有成果,牢牢大者如罗友枝(Evelyn Rawski)、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等等。 至于礼仪尤其是丧葬礼在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学界的成果则很鲜见。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博士的近著《礼仪的交织:中欧...
评分肖清和 关于明清丧礼、家礼等礼仪的研究,多有成果,牢牢大者如罗友枝(Evelyn Rawski)、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等等。 至于礼仪尤其是丧葬礼在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学界的成果则很鲜见。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博士的近著《礼仪的交织:中欧...
礼仪的交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