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奥特·提伯,1953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办者之一,艺术家,剧作家。曾创作多部获奖话剧和音乐剧,并在美国新学院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教授喜剧创作与表演。他的第一部小说《高街》在欧洲出皈,迅速成为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电影,在欧洲和美国获得多个奖项。
汤姆·蒙特美国著名的心理康复专家。
描述60年代美国同志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创办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
摘自《每日新报》 作者:王小柔 1969年8月,美国纽约州伍德斯托克小镇附近一个名叫白湖的地方,举办了一个为期三天的摇滚音乐节。这个以“和平与音乐”为口号的音乐节吸引了大约50万嬉皮士参加,被公认为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嬉皮士运动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时值伍德斯托...
评分躺在病床上很快就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跟伍德斯托克没什么关系,但其实从作者来看又关系重大。我在读作者自传的时候就觉得他太会讲故事了,而且讲得真诚,让人怜悯,他跟那些文化大鳄的交往也令人惊心,的确有噱头。看到石墙保卫战时,我竟然热血沸腾起来,毕竟人类为生存和尊...
评分拿到书的同时,就有了电影版本,没敢先看电影,怕被李安坏了胃口。书写得很美国,一网打尽了几乎所有我喜欢的美国词汇,那些粗鲁、幼拙和天真的化学词汇。 我想我真正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又一次大声地喊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你想做的。”很多次,从年轻到现在,沮...
评分 评分我斗胆评一下,我觉得这本书讲伍德斯托克是幌子,内在还是讲提伯本人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满富艺术梦想的青年,毕业后因为家庭责任去打理并没有什么前途的汽车旅馆,一晃十几年,一个看似改变汽车旅馆和全家人未来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出现了,当然也确实改变了现实。但是获得更多收获的是提伯个人,来自朋友的信赖、家人的支持以及几十万年轻人的认可和参与,让提伯在音乐节结束后选择了延续最初想法的选择,从柜子里走出来,做一件他擅长去做的事情。
评分虽然翻译很操蛋 我还是迷幻了
评分翻译一言难尽。
评分似乎很巧合……
评分aw好像出来前草草结束然后丢在家里了 半本书都在讲 基佬经历的屌乱贵圈回忆录啊= = 这些梗 好难消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