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贫民之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开始小说创作,写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193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磕磕绊绊读完了《四世同堂》,如果我说自己被激起了什么爱国主义热情那是假的。 我看了太多东西,我没办法恨,我只觉得他们可怜,只觉得悲伤。 最让我难过的是书以外的东西——老舍本人。他有多么爱他的北平,仿佛那里每一条河都是他的血脉,每一掊土都是他的身...
评分文/宝木笑 当老舍先生在1944年用“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为其百万字的小说《四世同堂》开篇时,这部伟大著作其实就已经选择了一条更贴合中国人性格的宏大叙事之路。这部老舍先生生前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其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从1941...
评分 评分(仅一人之见,并不周全。) 瑞宣,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温润如玉。有自尊知荣辱,一腔爱国之志又难以明志,在尽忠与尽孝难两全之间纠结百转。念他虽有种怒其不冲破蚕茧的刺痛握拳感,却深深理解他的矛盾他的无奈。 瑞丰,没有什么头脑的好吃懒做之人,凡事只求热闹不过大...
评分我们常说某部作品有没有“诚意”。真的,小说作者或者电影导演有没有倾心创作,大家能看出来。 这部四世同堂,完全可称得上呕心沥血之作。读到很多段落,我都能感觉到老舍先生自己就存在于这些字里行间,他的灵魂在文字之间弥漫着。我能感觉到他在写作的时候在仰天长叹,在捶...
死去的天佑让人联想到后来投了水的老舍先生。沉默的好人。
评分后面过于超展开了。
评分果然是一代文学大师,绝不是凭空得来,那细腻的文字,那刻骨的描画,那饱含着爱的感情,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读进去,不只是进入书里,更是把自己融入进了整个故事情节,你会觉得自己走进了那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古城里。然而,最让我感慨的并非他们在日军统治下所遭受的苦难;而是,这8年抗战终于结束,当所有人都以为苦难终于结束的时候,三年动乱一过,便更陷入了无底的深渊,三反五反、反左反右,至少要到文革结束,而这自37到76长达40年几近暗无天日的苦难,更与何人说!
评分果然是一代文学大师,绝不是凭空得来,那细腻的文字,那刻骨的描画,那饱含着爱的感情,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读进去,不只是进入书里,更是把自己融入进了整个故事情节,你会觉得自己走进了那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古城里。然而,最让我感慨的并非他们在日军统治下所遭受的苦难;而是,这8年抗战终于结束,当所有人都以为苦难终于结束的时候,三年动乱一过,便更陷入了无底的深渊,三反五反、反左反右,至少要到文革结束,而这自37到76长达40年几近暗无天日的苦难,更与何人说!
评分每天40分钟地铁,读了一个多月。读到祁天佑受辱后溺水自尽那段,流了眼泪。爱老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