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因仰慕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人格,更名绛,号太炎,以号行于世,浙江余杭人。近代著名学者,思想家、革命家,清末民初民族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
章氏一生讲学不止,弟子遍及天下,在当代国学研究界的影响巨大。本书选入其中后期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国学讲演之记录。全书严谨大方,足可窥见国学总体概貌之一斑,乃是国学爱好者、研究者最佳指引之书。
本书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作家曹聚仁整理成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本书多次再版,深受广大国学爱好者的喜爱。
为使读者对太炎先生的学问有更多了解,此次出版还收录太炎先生《论诸子学》一文。
在读章太炎的《国故论衡》之前,只读过他的一些小文章,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讲。当时觉得这样一位大师,在众党员集会上,张口闭口兄弟我怎样怎样,就像是梁山泊上的好汉们,很是有趣。另一个感觉是,大师的白话文水平真好,好过鲁迅一干人,而古文更漂亮,有韵律,有气势。 《国故...
评分校点者根本没有读懂此书、读通此书,断句荒唐,实在是个很糟糕的本子!另外,错别字也很多。误人子弟哪!
评分三个印象深刻的点。 一 关于为什么要研究国学,开篇记录者曹聚仁说有两个怪谈,第一是因为西方人研究国学所以中国人更应该学,第二是因为有章太炎这么牛的国学大师我们当然也应该学国学啦。 想想现在也听了不少奇谈怪论了。曹聚仁又提出了学习国学的四个原因,具体有些遗忘...
评分毕竟是讲演,跟钱穆的体例和口吻殊有不同,臧否人物更显性情,对古人作品有如:“读了只作三日呕”的评论,大师小器,颇有意趣啊,更真实的大师,好!
评分校点者根本没有读懂此书、读通此书,断句荒唐,实在是个很糟糕的本子!另外,错别字也很多。误人子弟哪!
章太炎的讲课个人意识十分浓重,但我记着小萌班主任的话。也的确,道儒在某一层面来讲是为权术而战。殊途同归。不过我亦是欣赏春秋战国时学术的不相依附。
评分嗯,差幾頁把文學的類別看完,爲了趕末班車只好暫時放下(雖然最後還是沒看上><),然後。。。就在書店找不到了——2011.2 在楓林晚讀完——2011.3.9
评分太炎先生的几千字的授课大纲 读起来难度太高了 那时他的一票学生们真不简单
评分短小精悍,太炎先生好恶鲜明啊。
评分很通俗的入门书。其中虽有些观点宥于时代关系如书籍辨伪有些不确切,以《百家姓》也是诗已为人所诟病等。其他都简明扼要清晰可辨,叙述经学、哲学、文学(文体)的历史及流派俱都高屋建瓴,见解精到。知识博杂而底蕴深厚,才可以将这国学的诸方面信手拈来而看似毫不费力啊。页73:洪亮吉最赏识“足以乌孙涂上茧,头几黄祖座中枭”二句,我们读了只作三日呕!哈哈哈哈哈……这话极似吴老师风韵。又“樱桃一篮子,一半青,一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极清新可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