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纶、毛宗岗:毛氏父子,因评点《三国演义》而一举成为清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润色,并逐章逐句进行精彩点评。他们评点的本子,称作“毛评本”,成为最流行、最热门、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没有读过“毛评本”,难说读过《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流传极广。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以正史为框架,在十分丰富的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巨著。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书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 ”。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通过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合理处理,把它空前地强化了,让小说深入人心。
第一部长篇小说,
第一部章回小说,
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三个“第一”,让《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享有殊荣。
《三国演义》写成于元末明初,直到明代中期才被大量的刻印,广为流传。期间版本繁多,到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润色,并作了精彩的评点。毛评本既是《三国志》的修改本,又是《三国志》的评点本,由此拥有了两个功能,成为清代最流行、最热门、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以后出版的《三国演义》,大多是以这个版本为依据的。
简体横排,双色印刷
作为一个唐国强版诸葛亮的脑残粉丝,我看电视剧的时候是从第27集三顾茅庐看到第77集诸葛禳星,看小说的时候从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看到103回星落秋风五丈原,其余的一概略过,其中,从三顾茅庐到刘备托孤之间更是一看再看,因为那时候孔明先生还比较玉树临风风华正茂,没有那么兢...
评分安得快人如翼德 演义小说里总有一些莽将形象,读起来引人解颐,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比如水浒中的李逵,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但是仔细看来,翼德与他们又是不同的,一是翼德颇有计谋,不是一味莽打蛮干,义释严颜,智胜张郃便是明证。再者,细节看来,翼德虽然憨直...
评分如果说《红楼梦》是一片梦语,那么《三国演义》更像一段评书。 过年这几天一直梦三国,两阵对圆,手起刀落。我最爱自然直接的叙事方式,极怕做作矫情,《三国演义》正中我怀——毫无长镜头,都是硬碰硬的桩桩件件,天道更替,帝王临没,兵家胜败,将军断头,哪容得煽情啰...
评分一口气把三国读完,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古今中外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像三国这样包容了这么多历史人物的小说至少我还没有读到过。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些武将,有杀人犯,有杀猪的,都能成就功名。所以那时候的人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精神: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
评分184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
郑州。具有毛评,其实是因为玩两局三国杀之后想看了。
评分这是将我引入人文殿堂的第一部书,是我永恒的老师。芦荻萧萧,静默如咽;星光殷殷,其灿如言。《三国》乃如一梦,使其快然者有之,恍然者有之,怃然者亦有之。古今豪杰之士,观览斯文,宁不有心有戚戚耶?!另:毛氏父子言之哓哓,酸腐可厌!
评分毛氏父子虽然实在太爱对比了,不免生拉硬套,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评分这本还不错,不过错别字太多了....
评分是怀着对曹操的巨大好感来读的,读完感受最深的却是荒凉:当一代风云人物的故事落幕,那种靠个人的绝世才华撑起来的虚幻盛景就再也无法继续,显露出来的都是尤为狗苟蝇营的事件。最让人怜惜的当属姜维,一个生不逢时无力回天的悲剧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