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水北》讲述了:我从没见过这个水库——它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是我离开了这里之后。据说它与另外两个大水库相邻和相接,构成梯级的品字形,是红色时代留下的一大批水利工程之一,至今让山外数十万亩农田受益,也给老山里的人带来了驾船与打鱼一类新的生计。这让我多少有些好奇。我熟悉水库出现以前的老山。作为那时的知青,我常常带着一袋米和一根扁担,步行数十公里,来这里寻购竹木,一路上被长蛇、野猪粪以及豹子的叫声吓得心惊胆战。为了对付国家的禁伐,躲避当地林木站的拦阻,当时的我们贼一样昼息夜行,十多个汉子结成一伙,随时准备闯关甚至打架。有时候谁掉了队,找不到路了,在月光里恐慌地呼叫,就会叫出远村里此起彼伏的狗吠。
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汩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1997,2001),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我不会忘记鸡和鸭。它们生下白花花的宝贝蛋时,怀着生儿育女的美丽梦想,面红耳赤地大声歌唱,怎么也不会想到无情的人类会把它们的梦想一批批劫夺而去,送进油锅里或煎或炒,不容母亲们任何委屈和悲伤的申辩。 很是喜欢这段话,也许这样的想法很天真,但是却道出了我们内心最真...
评分忘记是哪个讲座,是谁推荐的了。反正说这书好,写的是农村那些事。书的装帧很漂亮,精装版价钱也不贵。 看样子,韩是住在农村的,跟农民吃住在一起。倒是很像武侠小说中的高人,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意见领袖》那篇文章,很有意思。其实觉得,还可以写得更深刻些。很多东西...
评分 评分 评分大学时看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之所以买这本书试想看韩少功在最新的一本书里写了些什么。 一开始觉得有点矫情……嗯 怎么说呢 从城市马上进入那种“呛的有点发晕,灌的有点半醉”的乡村生活中,还是有点点不适应的。 99个小故事…… 总之很喜欢这本书,以后要留给我的孩子...
在山里生活,不会被城市里浮躁的泡沫包围,没有八卦消息、网络评论,所以他们会自己制造故事,说他们是闭塞、落伍、迷信、没文化也好,说他们是为了听故事而编故事也好,那些神奇的山中传说,真的还蛮不赖的。另外,韩写的自己在山中生活的经历,真是让人觉得有冲动,以后也要这样去山中村落生活一阵子试试,亲近土地、劳动以及自己。不过我觉得我总是在幻想,要真说让我去那样生活一阵,我还真不一定敢去做,而且,我应该会讨厌那些没文化、会以讹传讹、会到处背后讨论人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小事的闭塞的人吧?
评分有点向往
评分带到美国来的唯一一本非学术书,作者一脚踏进了中国南方的水墨画中过起田园生活,这本书就当作是我对以后想过的生活的寄托。看完后发现书没有想象的浪漫,也许现实根本没那么浪漫。书里写到他们家的狗的段落简直让人落泪。
评分虽然一在湖南,一在皖南。好在都有山有水,可以共同追忆体验的事物还有很多交集。谦抑、热心和隐忧。
评分“阴暗的岁月也是灿烂的岁月”,经历了残酷岁月,但自己未成为残酷的人,这就是温暖的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