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要塞

血色要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亚历山大·沃森(Alexander Watson)著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曾于剑桥大学任学院研究员、英国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著有《漫长的世界大战》《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等书,曾获得沃尔夫森历史奖、古根海姆-莱尔曼奖军事史奖等荣誉。

出版者:
作者:[英]亚历山大·沃森
出品人:万有引力
页数:416+16彩插
译者:范儒天
出版时间:2022-6-15
价格: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81576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编辑推荐】

★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新作,《金融时报》2020年度最佳图书、美国军事史协会杰出图书奖

★一战东线战场上关键性战役,改变一战进程, 并拖垮了奥匈和沙俄两个帝国

★现实版《好兵帅克》,东欧战争上的《西线无战事》,揭示奥匈帝国末日前的疯狂和混乱

★再现战争对社会和人性的巨大破坏力

★内含要塞工程设计图、16页彩色插页,精确展现围城之战的真实景象

——————————

【内容简介】

普热梅希尔要塞位于波兰东南边陲,毗邻乌克兰,历来被战争与民族冲突所困。一战前期,俄军包围普热梅希尔要塞,希望快速拿下要塞、进军中欧,然而在奥匈帝国孱弱守军的抵抗之下,围攻意外地坚守六个月之久。

这是一场影响一战进程的重要战役,也是高烈度的围城之战。在恐惧支配下,普热梅希尔城陷入疯狂、猜忌、暴力、放纵之中。本书通过细致描绘要塞的日常细节,以及军队、民众的心理状态,再现了战争对社会与人性的巨大破坏力。腐朽无能的帝国统治、纸上谈兵的主帅和他昏庸的军令、胆小怯弱的军官和未经训练就被拉去送死的可怜士兵,以及挣扎在后方的无辜市民,构成了一幅混乱而残酷的战争图景,最终拖垮了奥匈和沙俄两个古老帝国。

——————————

【媒体推荐】

本书将我们带入战争关键的几个月里前线紧张、幽闭的气氛中……令人印象深刻地讲述了一个几乎完全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在西线以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们还有多少东西要学。

——《金融时报》

精彩的书,将深刻的启发性、尖锐的幽默感、权威的历史写作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故事,它抵制了任何将战争的死亡和暴力纳入救赎叙事的企图。它回顾了一场从未真正结束的战争,这场战争蔓延成一连串的暴力,其负面影响至今仍与我们同在。

——《卫报》

沃森的描述是对经历战争之人的信件、日记和回忆录的出色提炼。围城的声音传达了它的恐怖——那些不得不忍受和压制死亡恐惧之人的恐怖……写作生动,研究深入,理应成为军事史的经典之作。

——《泰晤士报》

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有着令人惊叹的可读性,尽管是悲剧性的。本书对哈布斯堡指挥官根深蒂固的虚荣心、花心和狂妄有着深刻的描述,作为傲慢的例外主义、帝国的自负和危险的孤立主义的寓言,有很多现代的共鸣。

——《每日电讯报》

生动、富有想象力、充满人性化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它再现了一战中最可怕的事件之一,正如沃森指出的那样,它预示着未来更多的恐怖。

——[英]大卫·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历史学家

沃森以引人入胜的细节重现了俄国人的围攻,还证明了后来纳粹在中东欧制造的浩劫早已在一战中发生过。这场混乱的围城之战,教会了希特勒如何压迫和摧毁犹太人等“不受欢迎”的民族。

——[美]杰弗里·瓦夫罗(Geoffrey Wawro),《哈布斯堡的灭亡》作者

这本书是对一战中耗时最长的一次围攻的描述,这一次围攻阻止了俄国人的前进,使奥匈帝国在1914年免遭失败,并且从微观上揭示了奥匈帝国在其最后阶段的一切疯狂、糟糕和危险……任何想了解20世纪欧洲黑暗面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文学评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2/07/27/%e7%a7%8d%e6%97%8f%e4%b8%bb%e4%b9%89%e7%9a%84%e8%bf%87%e5%8e%bb%e3%80%81%e7%8e%b0%e5%9c%a8%e4%b8%8e%e6%9c%aa%e6%9d%a5/] 《血色要塞:普热梅希尔之围与欧洲浩劫的降临》([英]亚历山大·沃森,范儒天译,万有引力,广东人...  

评分

相比较人所周知的一战时西线的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以及东线的坦能堡战役,位于奥匈帝国东线的普热梅希尔围城战是如此的默默无闻,以至于不为许多阅读过一战战史的历史爱好者所知晓。然而,这场战役对于未来欧洲的意义,远要比那些人所周知的战役要重要的多。 血色堡垒一书...  

评分

到1914年秋天,欧洲的战斗大国已经遭受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大规模伤亡,彼时即兴发挥渐渐取代了东西方战线那精心策划的战争计划。 届时普热梅希尔——在今天波兰东南部,奥匈帝国的古老要塞——将面临整个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被围攻。 普热梅希尔自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以来一直...  

用户评价

评分

精虫上脑的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无能,偏执,刚愎自用,夸夸其谈,还纸上谈兵,一副好牌被打得稀烂,居然被俄国人从兵力,武器装备,战术,战略上实力碾压,一座要塞被围了大半年最终沦陷,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边还没成,但俄国人占领没多久又按同样的套路被德国人实力碾压,真是一物降一物,倒霉的是围城里的老百姓和当兵的,军官还能夜夜笙歌美酒美食,普通一兵和老百姓只能忍饥挨饿,投降了也一样,军官工资照拿还有奴仆,普通一兵只能去苦力的干活成为沙俄的人形工具,修铁路耕地,这不仅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真的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吗?

评分

从两次围城战的过程来说,这是一场乏善可陈的战役,双方的战术素养都不高,只是比谁少犯错误而已,于是昏招不断的奥匈帝国最终败下阵来。与后来从俄国人手里夺回普热梅希尔的德国人相比,这两方的作战就是菜鸟互啄。可悲的是当二战时期德国人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延续了俄国人对犹太人的驱逐和屠杀,而且演变为种族灭绝。关于第一次围城战的描写比较流水账,大量的地名人名和部队番号显得很枯燥,第二次围城战多了很多市民和普通士兵的命运遭遇,战争氛围才变得生动起来。这也是一场可以在地理、战略和走向等很多方面与目前的鹅乌战争产生对应的军事行动,这真是个很难让人对其产生好感的民族。

评分

这本书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长的一次攻城战,即对普热梅希尔的围攻,这是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的一个关键要塞。作者讨论了要塞的防御工事和驻守人员,以及要塞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有几方面内容很关键:奥匈帝国非常不信任它的多民族部队。这些部队一般都是年龄较大的预备役军人,他们几乎不是当英雄的料,但却能找到办法连续坚持数月之久。在要塞外,俄国人忙着对加利西亚进行种族清洗,尤其是犹太人。他们还试图将那些想成为俄国人的罗塞尼亚人(乌克兰人)俄罗斯化。另一方面,奥匈帝国的官员对罗塞尼亚人非常怀疑,把他们视为叛徒。民族关系极度混乱。最终,要塞由于食物耗尽而陷落。总的来说,这是奥匈帝国的一次重大失败,但对俄国人来说也不是什么胜利,因为在几个月后,由于德国的攻势,俄国就被击败了。

评分

老实说没想象中的那么好,翻译有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俄方的资料使用得太少,地图也不够多。不过作为中文界罕见的一战东线专著(虽然只是一个片段),还是值得一读。

评分

精虫上脑的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无能,偏执,刚愎自用,夸夸其谈,还纸上谈兵,一副好牌被打得稀烂,居然被俄国人从兵力,武器装备,战术,战略上实力碾压,一座要塞被围了大半年最终沦陷,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边还没成,但俄国人占领没多久又按同样的套路被德国人实力碾压,真是一物降一物,倒霉的是围城里的老百姓和当兵的,军官还能夜夜笙歌美酒美食,普通一兵和老百姓只能忍饥挨饿,投降了也一样,军官工资照拿还有奴仆,普通一兵只能去苦力的干活成为沙俄的人形工具,修铁路耕地,这不仅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真的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