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元,四川成都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致力于历史研究、历史叙事和史学理论的结合,追求打通文史哲,科学与艺术并举的新史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战国秦汉史与史学理论,主要著作有《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等,主要论文有《史学理论的层次模式和史学多元化》《“历史”释义》《解构〈史记·秦始皇本纪〉:兼论3+N的历史学知识构成》《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等。
本书从秦汉帝国的起源观照中华帝国起源,以军功受益阶层作为切入视角,反映了作者的深思与巧思。全书的研究,体现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和理论思考的创见,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秦汉史研究著作。
--
本书是历史学家李开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初稿是其在东京大学的博士论文(原为日文)。2003年,作者同年推出中文版、日文版。中文版收入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六辑。此次出版的是中文初版的增订版。
本书的重要贡献,缘于作者根据《史记》《汉书》中相对稀少、不成系统的文献记载,做了大量的史料整理工作,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汉初刘邦集团的人数、籍贯、爵位、职官、任期等基础信息,使得刘邦集团与汉初政治的讨论有了比较扎实的根基。作者认为汉初的“军功受益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在此次的增订版中,作者充分利用近年来发现的新史料、涌现的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自己的论证,使之成为定本。
【作者简介】叶炜,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代表论著有:《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评分简评:专制集权/霸道政治之下,始终无法解决一种超越性的终极的政权合法性问题,则依靠军事集团就成为中华帝国形态的终极标本。 汉承秦制最关键之处在于继承了秦的军事战争体制。顺其自然地,这种战争体制的具体执行者/军功受益阶层也就成了刘邦汉帝国的统治最...
评分讀書最大的收穫不一定是作者的觀點說服你,而是他的思考方式能夠給你啟發。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中國歷史的階段性劃分應當再精確一點。正如作者所說的“秦楚漢之歷史延續性”,秦是秦王朝,楚是從陳涉開始,包括景駒、懷王心以及霸王項羽所建立的楚政權,漢則是特指西漢初...
评分在史学研究中,一个概念的成功提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提出了“军功受益阶层”这一陌生的史学概念,作者李开元教授试图从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重新阐释西汉帝国的建立以及西汉前期的政治史,大胆新锐,让你有不...
评分简评:专制集权/霸道政治之下,始终无法解决一种超越性的终极的政权合法性问题,则依靠军事集团就成为中华帝国形态的终极标本。 汉承秦制最关键之处在于继承了秦的军事战争体制。顺其自然地,这种战争体制的具体执行者/军功受益阶层也就成了刘邦汉帝国的统治最...
这本书完全可以当入门汉初政治体系的神书 个人认为本书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 功与德 无功德不成王 汉帝国的建立与其说是刘邦的建立不如说是刘邦为代表的汉初功臣的建立 因此 建国之后 关于异性王 军功阶级 同姓王等等与内朝的矛盾呈现着此消彼长的趋势 伴随着君权的增强 先是异性王消失 出现了非刘氏不王 后面又是军功集团的减弱 代表人物周亚夫 被崛起的吏所取代 最终 便是同姓王的权利慢慢减弱
评分时隔二十年再版,年纪几乎和我一般大了。李教授的治學風格仍是一如既往,中国史中少有的选择钻研理论的学者。启蒙读物,情怀加大分,权力分配视域下分析汉初政治的杰著。
评分这本书完全可以当入门汉初政治体系的神书 个人认为本书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 功与德 无功德不成王 汉帝国的建立与其说是刘邦的建立不如说是刘邦为代表的汉初功臣的建立 因此 建国之后 关于异性王 军功阶级 同姓王等等与内朝的矛盾呈现着此消彼长的趋势 伴随着君权的增强 先是异性王消失 出现了非刘氏不王 后面又是军功集团的减弱 代表人物周亚夫 被崛起的吏所取代 最终 便是同姓王的权利慢慢减弱
评分绝版多年,期待早日上市
评分绝版多年,期待早日上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