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酌集

沽酌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止庵,作家、学者。有《惜别》《画见》《周作人传》《神拳考》《樗下读庄》《老子演义》《插花地册子》等著作,并编订周作人、张爱玲作品。

出版者:
作者:止庵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0
价格:5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8325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看点】

1.《沽酌集》所收文章大多与书有关,或是书评,或是因读书而起的感想,是止庵先生读书经验之积累,也是所作书评文集中作者最满意的一本。

2. 本书此次再版,作者特作新序,新序与原序一、二同读有一脉相承之感。作者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再次修订了内文并重新编排了篇章顺序,内容更精炼完善。

3.书中所写内容,从古到今,不论中外,臧否人物,漫谈世事与学理,主要包括三部分:①撰写民国人物掌故,爬梳史料再整理,涉及人物包括周氏兄弟、张爱玲、钱穆、废名等;②记录作者读书心得、探讨读书点滴,如《谈读书》《散文漫谈》《话说两种读书态度》等;③深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如《〈枕草子〉及其他》《日本文学与我》《美的极端体验者》等。读者定会从中获得不少趣味和启发。

4.装帧精美,小开本,内文舒朗,适宜阅读。

【图书简介】

《沽酌集》收录止庵文章五十四篇,大多与书有关,或是书人书事,或是书评随想。书中既有对周氏兄弟、张爱玲、废名、钱穆等现代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评与考据;也有对日、法、俄等外国文学、历史、艺术作品的赏读;更有说“文心”的篇目,兼谈作者买书、读书、写书、编书的心得。从古到今,不论中外,臧否人物,漫谈世事与学理,舒展自然中见性情,内敛平淡中见积淀,很好地诠释了“把阅读视为对于真理和创造的一种认同过程”的阅读观。

【编辑推荐】

止庵先生谈读书,非人云亦云、不就书论书,而是发散开去,结合人生阅历、世情世事,说些自己想说的话,读些别处读不到的东西。其见解独到,不偏狭,不妄言,虽是旧文,读来仍觉新鲜,虽一家之言,却很有一番意趣。书名“沽酌”意为沽酒自酌,作者用来比喻买书读书的纯粹简单、自得其乐,很是贴切。爱书、读书之人定会从中获得不少趣味和启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绿皮火车的上铺,读到113页,再往回读101页谈抄书,明早到苏州,希望今晚能看到144页《姑苏一走 》抄。我读书底子薄,所以这本书买了两本,一本收藏,一本用来做笔记,红色标注是不懂的需要弄明白,蓝色标注是类似“这有赖于引用着与被引用者之间一种心心相印的契合,他在发...  

评分

年底年初到了读书总结、立新的flag的时间,大家纷纷回顾自己一年来的读书经历,或是计划未来。有人读了几百本,有人或许一套都未曾读完;有人计划新年读更多,有人却要少读。流量时代,读书的数量似乎也成为了衡量读书的唯一标准。每到这时,总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传说故事:一...  

评分

在绿皮火车的上铺,读到113页,再往回读101页谈抄书,明早到苏州,希望今晚能看到144页《姑苏一走 》抄。我读书底子薄,所以这本书买了两本,一本收藏,一本用来做笔记,红色标注是不懂的需要弄明白,蓝色标注是类似“这有赖于引用着与被引用者之间一种心心相印的契合,他在发...  

评分

本书多为作者2000年左右的文章,多为说书(甚至就是书评)文章。因为与作者阅读爱好相去甚远,所以读来有较强的跳出感,只怪自己功力浅薄。此书与谢其章《搜书后记》、杨小洲《夜雨书窗》合为“书话随笔文丛”。 如有书友喜欢,可以豆油我转卖!  

评分

深爱读书已有30多年,从小也并不缺乏玩具,父亲很舍得买,但却缺少陪伴,我是被扔在外婆家自由生长的,总感觉心底有个漏斗,漏掉的是什么,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 为了寻求这个答案,外婆家的书库倒是提供了一点帮助,只可惜并不会写字的外婆,选择收集的那些多如浩烟的书本都是...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有编辑身份,也有作家身份。谈书及书后的人和事,笔墨隐约有稍许知堂遗风,作者以废名私淑弟子自况,倒也不远。谈人多有独到见解,如钱穆,我一直以为现世对钱穆有高估,钱知识渊博,然思想方法难离旧学窠臼,适之说他“未脱理学家习气”甚是。作者说钱穆是学问家,不是思想家,颇合我意。谈及的读书,使我有种一些书重读的冲动。

评分

没有在锵锵做客时的感觉好

评分

拿着刻刀用了几个早晨看完了第一本的毛边书,妈呀,装逼真的好累啊!

评分

这本书读来有收获。喜欢开头卷一部分,写周氏兄弟等老一辈现代文学家的轶事和感想。再有止庵对于张爱玲的研究也颇深,琐碎片段诸如校对的字的研究不可谓不细。最喜欢的一篇归结于《日本文学与我》,这一篇一看即是深谙日本文学精髓的读者进行的精辟讲读。有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被日本文学所感动或感染,然而我们并说不出为什么,然而止庵给我们指出了日本文学的精髓,即是“日本文学之所以成立,正在于对瞬间与细微之处近乎极致的感受体会”“最具有特色的日本小说,并不以情节为基础,却是在细节的层面展开”“日本小说虽然情感意味极重,却与我们所谓情感是两码事,他不是发生在情节之中,而是先于情节存在的是作品的一种况味或基调。”“可以说,日本文学对世界最独特的贡献就在于审美体验的全面与细致。”

评分

因为张爱玲读止庵。清淡的笔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