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07
密涅瓦火柴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35篇幽默随笔
跨越10年的犀利调侃
埃科的随笔集,作者从自己在《快报》周刊上开设的“密涅瓦火柴盒”专栏中选取了一百四十篇随笔结集而成,分为八个部分,写法天马行空,内容包罗万象,从时事政治到文学艺术、从环境保护到新兴科技,笔调轻松幽默,极尽调侃讽刺之能事。书名源自一种装有“密涅瓦”牌火柴的纸质小盒,作者习惯在盒子的封皮背面记录短小的随笔或一闪而过的灵感。每篇文章篇幅在两千字左右,短小精悍,配以诸如“注意:本文纯属一派胡言”、“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在无能为力时闭嘴”、“八卦曾是严肃的”等抓人眼球的标题,作者展现了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解,以冷静、犀利的笔触,从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这个充满了矛盾和不安的世界,让人捧腹之余,也引发思考。
翁贝托•埃科
Umberto Eco, 1932-2016
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
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教授。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试刊号》和《密涅瓦火柴盒》等。
不管是从文风还是观点都可以看得出来作者是各种意识形态上的温和派。但我还是更喜欢激越犀利、带有黑色幽默的风格。某些篇章对不了解意大利历史政治的人不太友好,但后面的文化文学相关章节蛮有意思的。我很喜欢“如何妙笔生花”那一章(作者也是老阴阳师了hhh)。总体来说值得一读。
评分不管是从文风还是观点都可以看得出来作者是各种意识形态上的温和派。但我还是更喜欢激越犀利、带有黑色幽默的风格。某些篇章对不了解意大利历史政治的人不太友好,但后面的文化文学相关章节蛮有意思的。我很喜欢“如何妙笔生花”那一章(作者也是老阴阳师了hhh)。总体来说值得一读。
评分随笔记,比起小说,不是很喜欢
评分希望我上了岁数时也能这么博学又顽皮~上个世纪的埃科就在边嘲讽边叫大家警惕的政治正确,果不其然在这个世纪愈演愈烈了,9/9搞定了,看完才知道什么人才配叫欧洲最后的公共知识分子。
评分随笔记,比起小说,不是很喜欢
《密涅瓦火柴盒》,单看到书名就会引人遐想,还没读到序言中的解释时,我还满腹疑窦不知道翁贝托·埃科这次又玩什么花样。先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密涅瓦,自然想起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然后又联想到黑格尔那个著名的比喻,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只有在薄幕降临黄...
评分或许你曾听说过《玫瑰之名》这本小说,或许因为这本小说,你接触了埃科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学者和作家。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埃科同样是一位积极参与意大利社会公共生活的知识分子。 有趣的是,我们大多数时候看到的是作为小说家的埃科清醒而冷静的那一面。的确...
评分密涅瓦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黑格尔 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教授,当这一串名衔被冠以同一个人的时候,你不免对他肃然起敬。然而当你知道这个人还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地为一家报刊写专栏,可能就要惊呼一声“神人”了——埃科便是这样一...
评分 评分原载《上海书评》) 假如当年贾岛没有在“推特”还是“敲特”这个问题上踌躇太久,假如Twitter(推特)能早二十年发明的话,翁贝托·埃科的这本《密涅瓦火柴盒》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一百三十五条一百四十字一篇的tweets? “我认为撰写这些专栏文章对我来说是相当重要...
密涅瓦火柴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