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简介 \\1
1.1 本书目标 1
1.2 我们为什么启动SR项目 2
1.3 SDN和OpenFlow的影响 9
1.4 100%覆盖率的IPFRR和最优修复路径 13
1.5 其他好处 14
1.6 团队介绍 15
1.7 保持简单 17
1.8 标准化和多厂商共识 18
1.9 全局标签 19
1.10 SR MPLS 20
1.11 SRv6 21
1.12 行业获益 22
1.13 参考文献 23
第2章 Segment Routing基础 \\25
2.1 什么是SR 25
2.2 Segment概念 25
2.2.1Segment和Segment标识 26
2.2.2Segment组合 26
2.2.3Segment列表操作 26
2.2.4全局和本地Segment 27
2.3 SR控制平面 27
2.3.1IGP Segment 28
2.3.2BGP Segment 39
2.3.3组合使用Segment 43
2.4 SR数据平面 46
2.5 小结 46
2.6 参考文献 47
第3章 Segment Routing MPLS数据平面 \\49
3.1 IPv4和IPv6 49
3.2 现有MPLS数据平面 49
3.3 SR全局块 50
3.4 SR MPLS标签栈操作 52
3.4.1压入MPLS标签 54
3.4.2MPLS标签交换 56
3.4.3倒数第二跳节点行为 57
3.4.4最后一跳节点 62
3.4.5Adjacency-SID和MPLS 62
3.4.6“不带标签”转发条目 62
3.4.7IGP SR MPLS转发表项 66
3.5 MPLS TTL和TC/EXP处理 70
3.5.1TTL处理:IP到MPLS和MPLS到IP 71
3.5.2TTL处理:MPLS到MPLS 72
3.5.3处理MPLS TTL到期 73
3.5.4TC/EXP字段操作 74
3.6 MPLS负载均衡 76
3.7 MPLS MTU处理 78
3.8 小结 80
3.9 参考文献 81
第4章 SRGB管理 \\83
4.1 SRGB大小 83
4.2 多个范围的SRGB 84
4.3 SRGB标签范围 85
4.4 SRGB和Anycast Segment 90
4.5 SRGB配置 92
4.5.1Cisco IOS XR SRGB实现 95
4.5.2SRGB错误 99
4.6 小结 99
4.7 参考文献 100
第5章 Segment Routing IGP控制平面 \\101
5.1 IGP协议的SR扩展 101
5.1.1ISIS SR 101
5.1.2OSPFv2 SR 104
5.1.3OSPFv3 SR 109
5.2 SR能力 109
5.2.1SRGB通告 110
5.2.2ISIS SR能力通告 110
5.2.3OSPFv2 SR能力通告 116
5.3 Prefix-SID 119
5.3.1在IGP通告中传递Prefix-SID 119
5.3.2Prefix-SID配置 120
5.3.3ISIS Prefix-SID通告 123
5.3.4OSPFv2 Prefix-SID通告 129
5.4 Adjacency-SID 139
5.4.1在IGP通告中传递Adjacency-SID 139
5.4.2Adjacency-SID分配 140
5.4.3LAN Adjacency-SID 140
5.4.4Adjacency-SID持久性 142
5.4.5ISIS Adjacency-SID 147
5.4.6OSPFv2 Adjacency-SID 162
5.5 IGP多区域/层次操作 183
5.5.1确定前缀的倒数第二跳 183
5.5.2在区域/层次间传播Prefix-SID 185
5.5.3ISIS多区域示例 188
5.5.4OSPFv2多区域示例 199
5.6 路由重分发和Prefix-SID 215
5.6.1路由重分发示例 216
5.6.2OSPF NSSA 229
5.7 小结 233
5.8 参考文献 233
第6章 Segment Routing BGP控制平面 \\237
6.1 BGP标签单播 238
6.2 BGP Prefix-SID 245
6.3 BGP Prefix-SID通告 249
6.4 与不支持SR的BGP-LU互操作 250
6.5 SR BGP应用于无缝MPLS架构 252
6.6 基于BGP的数据中心 253
6.6.1从传统数据中心到Clos架构 253
6.6.2BGP应用于全三层组网的数据中心 254
6.6.3基于MPLS的数据中心 256
6.6.4BGP-LU应用于数据中心 256
6.7 SR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好处 259
6.7.1负载均衡效率 259
6.7.2感知路由 260
6.7.3性能路由 261
6.7.4确定性网络探测 261
6.8 BGP Prefix-SID应用于数据中心 262
6.8.1配置EBGP Prefix Segment 264
6.8.2配置L3VPN叠加业务 277
6.8.3配置EBGP多路径 282
6.8.4配置IBGP Prefix Segment 288
6.9 总结 301
6.10 参考文献 301
第7章 Segment Routing在现有MPLS网络部署 \\303
7.1 SR和其他MPLS协议共存 304
7.1.1控制平面共存 304
7.1.2数据平面共存 305
7.1.3实现细节 310
7.2 SR和LDP互操作 316
7.2.1LDP到SR互操作 317
7.2.2SR到LDP互操作 327
7.2.3SR over LDP以及LDP over SR 336
7.2.4SR和LDP互操作总结 338
7.3 总结 340
7.4 参考文献 340
第8章 Segment Routing映射服务器 \\341
8.1 映射服务器功能 341
8.2 映射服务器在网络中的位置 342
8.3 映射客户端功能 343
8.4 映射服务器架构 345
8.5 映射服务器本地策略配置 346
8.6 映射范围冲突解决机制 348
8.6.1重叠/冲突映射范围示例 349
8.6.2从不同映射服务器中选择映射范围 353
8.6.3映射范围与“原生”Prefix-SID的冲突 358
8.7 SRMS相关IGP配置 359
8.7.1映射服务器 359
8.7.2映射客户端 361
8.7.3映射服务器和映射客户端 362
8.8 ISIS映射服务器通告 362
8.9 OSPF映射服务器通告 365
8.10 映射服务器应用于多区域/层次网络 368
8.10.1ISIS跨层次SRMS通告 368
8.10.2OSPF区域间SRMS通告 368
8.11 总结 377
8.12 参考文献 377
第9章 与拓扑无关的无环路备份 \\379
9.1 简介 379
9.2 LFA 385
9.3 RLFA 389
9.4 TI-LFA 393
9.4.1TI-LFA计算 396
9.4.2Segment列表长度分析 396
9.4.3修复路径采用TE基础设施 397
9.5 TI-LFA保护选项 401
9.5.1链路保护 402
9.5.2节点和SRLG保护 410
9.5.3事实上的节点保护 425
9.6 确定P节点/PQ节点地址 427
9.6.1ISIS确定P节点/PQ节点地址 427
9.6.2OSPF确定P节点/PQ节点地址 430
9.7 Adjacency Segment保护 431
9.8 TI-LFA用于保护IP和LDP流量 435
9.8.1保护不带标签的IP流量 436
9.8.2保护LDP流量 441
9.8.3TI-LFA应用SR/LDP互操作功能 449
9.9 TI-LFA修复路径负载均衡 453
9.10 微环路避免 457
9.10.1微环路概述 458
9.10.2现有微环路避免机制 460
9.10.3SR微环路避免功能 463
9.11 总结 466
9.12 参考文献 466
第10章 利用Segment Routing实现大规模互联 \\469
10.1 应用注意事项 470
10.2 参考设计 470
10.2.1节点互联 472
10.2.2端点互联 472
10.3 设计选项 473
10.3.1叶子域/核心域大小 473
10.3.2二级叶子(Sub-Leaf)域 474
10.3.3流量工程 475
10.4 扩展能力示例 475
10.5 部署模型 477
10.6 好处 478
10.7 总结 478
10.8 参考文献 479
第11章 验证SR MPLS网络连接 \\481
11.1 现有IP工具包 481
11.1.1IP Ping 482
11.1.2IP Traceroute 482
11.1.3IP Ping/Traceroute和ECMP 483
11.1.4MPLS环境中的IP Ping 484
11.1.5MPLS环境中的IP Traceroute 484
11.2 现有MPLS工具包 487
11.2.1MPLS Ping 488
11.2.2MPLS回显请求/应答数据包 491
11.2.3MPLS Traceroute 495
11.2.4MPLS Traceroute实现路径发现 503
11.2.5MPLS Ping/Traceroute使用Nil-FEC 512
11.3 针对SR的MPLS OAM 512
11.4 总结 512
11.5 参考文献 513
第12章 Segment Routing IPv6数据平面 \\515
12.1 IPv6 Segment 516
12.2 SRv6 SID 517
12.3 IPv6报头回顾 517
12.4 路由报头 518
12.5 SRH 519
12.6 SRH处理过程 522
12.6.1源节点 522
12.6.2Segment端节点 524
12.6.3中转节点 524
12.7 插入SRH与压入IPv6报头 525
12.7.1源节点插入SRH 525
12.7.2入口节点插入SRH 526
12.7.3入口节点插入封装报头 527
12.8 总结 528
12.9 参考文献 528
全书总结 \\529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