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关于《她们》的封面,编辑小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在她奶奶弥留之际,亲属们都试图唤醒老人家…妈妈、外婆、奶奶,老人家似乎都没反应,直到小王着急得喊出来她的名字,老人的嘴角才露出了一抹微笑。回忆这段经历,小王决定将书中被访阿嬷的名字刻于封面,因为女性终其一生拥有诸多角色,但我们常常忽视她还是她“自己”。平凡女性的人生常常被人表述(尤其是男性精英),所以“倾听她们的声音”才显得弥足珍贵。[玫瑰]
评分这本书终于有简体版了!最近在读鉴明老师访谈邵梦兰的口述记录,单个女性自身的生命历程呈现了与以往所谓宏大叙事和历史理论完全不同的走向,甚至民国女性自身所体现的复杂性(幸以口述保存下的史料)更好地展现出了过去的魅力与时代的复杂。口述资料让人着迷的地方正在于此,在冰冷而无生气的文献资料之余,感受到受访者昔日情感、生活的变化,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拓展空间。近史所在过去作了很多努力,希望能够保存女性的声音,而老师此书也确实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也希望能对从事妇女史、性别史、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学友以更多的启发。
评分很高兴游鉴明老师的这套书简体版出版,个人认为这套书有多方面的价值:1.口述史方法引导价值。这套书是中文口述史书籍优秀代表,引导读者如何运用口述史材料从事性别史研究很强价值,与一般只谈口述方法或口述理论不同。2.史料价值,对近代史特别是女性史、社会文化史研究史料参考价值巨大。3.这套书有很强的趣味性,她们的口述故事是很好的普通读者的读物。比小说多了真实历史性,比历史学术著作多了趣味可读性!
评分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是华语学界实践与研究口述史的重镇。游鉴明老师这本书不同于近史所一般口述访谈系列以某一行业、机构的发展或某一重要人物生平为访谈重心,而是以中国现代史上的女性为访问对象,为读者绘制一幅大时代中女性生命流动的生动画面。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对口述史方法的自觉应用与探索。怎么选人,怎么寻人,怎么采访,怎么记录、呈现,都是学问。作者显然具有非常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不吝分享,这对我的研究有很大启发。
评分今天读到这一本简体版,并面对2011年游鉴明老师赠送的《她们的声音》繁体版,心中油然升起对这套书的贡献及价值评述自己的想法。第一,这一本著作,不仅对口述史方法,而且对于口述史研究中运用性别视角方法开启了先河。其二,面对经过人们筛选、遗漏的“历史”,《她们的声音》弥补了曾经无声在场的有声呈现,所以,这本巨著更显极为珍贵。其三,历史的流向本身并非是单一、统一的,《她们的声音》以鲜明特色已立足于口述历史——”万花筒“中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