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文,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海南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扶风人。生在黄土之上,立于烈风之中,真正关西大汉。其作品不趋势,不媚俗,不矫情,勘历史真相,揭人性幽微,破世象虚妄,有黄钟大吕之声。拟著长篇小说“关中三部曲”,《绝秦书》为其开卷之作,第二部《西风破》即将推出。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陕甘一带发生旷世大旱灾,俗称“十八年年馑”。这场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十大灾难之一的灾荒,夺去了陕西三百多万人的生命,三百多万人流离失所,富饶的关中平原炊烟断绝,废墟连片。饥民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昔日天府之地顿成人间地狱!这场大灾难镌刻在当地人的记忆深处,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小说从民国十五年写到民国十八年旱灾达到高峰时结束,叙写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作品以关中西府一个村庄(周家寨)、两个家庭(周克文和周拴成)、弟兄三人(周立德、周立功、周立言)为叙事对象,描述他们在大饥馑中的选择及命运,展现了被时代洪流碾压、吞噬的乡土中国的命定结局。严酷惨烈的灾难场景,发人深省的人性蜕变,人与土地的深情交融,构成一幅沉郁、悲壮的历史画卷。
也是一则关于中国人生存与命运的寓言。
谨以此书祭奠民国十八年大旱灾中三百多万死难乡亲。
小说从民国十五年写起到民国十八年旱灾达到高峰时结束,展现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灾难发生之前是军阀政府为了征收高额税款强迫农民大量种植罂粟,罂粟严重挤占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贮备极度匮乏。这为灾难埋下了祸根。旱灾发生之后,军阀政府正忙于争夺地盘的战争,置灾民生...
评分小说从民国十五年写起到民国十八年旱灾达到高峰时结束,展现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灾难发生之前是军阀政府为了征收高额税款强迫农民大量种植罂粟,罂粟严重挤占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贮备极度匮乏。这为灾难埋下了祸根。旱灾发生之后,军阀政府正忙于争夺地盘的战争,置灾民生...
评分一本让人读了能够流泪的书,确实值得当代青年阅读!这是我看过这么多的反映灾难书籍里面唯一让我备受感动的书,作者真实还原了当时灾难的场景,当时的点点滴滴,读后让人感受颇多!
评分早就听说过民国18年的这场灾荒,但多是听老人讲述。终于看到《绝秦书》以此为题材进行了解读。让我认识到了那场灾难,更重要的是我从书中看到了人性面对灾难的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本书的开篇视角也很特殊,从一条狗的视角把我带进了故事中。不足就是设计排版上。
评分一部史诗般的小说,再现民国18年历史。读罢思绪激荡。 向作者张浩文致敬! 一部史诗般的小说,再现民国18年历史。读罢思绪激荡。 向作者张浩文致敬! 一部史诗般的小说,再现民国18年历史。读罢思绪激荡。 向作者张浩文致敬!
《绝秦书》是一部中国近现代苦难史的真实记录。人性善恶、爱恨情仇、生离死别,都在张浩文老师的笔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评分引娃真的太惨了
评分小说被当做一个民族的秘史。由于反蒋,我们的正史为冯玉祥避讳。民国十八年陕西年谨饿死上百万人,更多是是由于人祸,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造成的。
评分转陈汤:在陕西的血泪史中有两个大事件值得我们关注,一件是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在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的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史称“嘉靖大地震”;一件是发生于民国十八年,在陕西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史称“民国十八年年馑”。 虽然有众多学者对这两个大事件进行了研究,但终究是以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展现,而长篇小说《绝秦书》则弥补了这段历史在文学上的空白,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再次目睹那惨烈的场景,体会在饥饿中生存的渴望,感受在绝望中人性的碰撞。 可以说,《绝秦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历史的回忆,更是对自然、对社会、对人,及其三者之间关系的深刻的思考。
评分个人喜欢新版的大结局。作者是大学时代教过自己的老师,毕业多年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再次感受校园时代的学习、阅读体验,有一种重拾梦想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