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卡夫卡(1883.7.3-1924.6.3)
1883年出生于布拉格
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转习法律,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陆续出版《变形记》及《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短篇小说集
1924年因病去世
1925年《审判》出版,1926年《城堡》出版,引发世界文坛震动
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为纪念卡夫卡,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命名
K.是受雇于城堡的土地测量员。当他抵达城堡下面的村子,想在村中留宿时,却因没有城堡的留宿许可而遭受冷遇。为了确认城堡对自己的任命,K.想方设法接近城堡。但面对管理制度森严的城堡和恪守规则的村民们,K.感到十分无奈,似乎每向前迈一步,就会堵死一条去往城堡的路。城堡虽然近在咫尺,却是K.可望而不可即的……
又有一个同事从德国出差回来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清冷的、几十年也许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的街道,还有那德国特有的潮湿阴冷的天气。同事Y总结得比较直白:做德国人多没意思啊,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没错,要是把俺搁那儿搁个一年半载的,准会憋疯。但是回头想...
评分最近重读,当然还是没能读到最后,人物间没完没了的对话,已经不能称之为对话了,相互攻击比较贴切。记得早年看过一个关于《城堡》的评论,不记得是出自米兰昆德拉还是格非了,他说这个长篇不可能完成,如果一开始还有情节推进,那么到最后只有无尽的对谈,主人公几乎没有行动...
评分“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城堡》 卡夫卡的经典意义就在于此,人的能动性是在紧张的时间和逼仄的空间里得到最大激发,人的精神是丰富多彩不可预测的,内心的黑...
评分 评分卡夫卡用像描述数学定理那样精确的文字刻画一种完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境况。没有任何一处推理是不合逻辑的,但同时没有任何一个结论是有意义的,这使整个荒诞的事件呈现出一种近乎严谨的幽默感。ps.以为会比较晦涩枯燥,意外的蛮有趣。译者很棒。
评分卡夫卡用像描述数学定理那样精确的文字刻画一种完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境况。没有任何一处推理是不合逻辑的,但同时没有任何一个结论是有意义的,这使整个荒诞的事件呈现出一种近乎严谨的幽默感。ps.以为会比较晦涩枯燥,意外的蛮有趣。译者很棒。
评分卡夫卡用像描述数学定理那样精确的文字刻画一种完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境况。没有任何一处推理是不合逻辑的,但同时没有任何一个结论是有意义的,这使整个荒诞的事件呈现出一种近乎严谨的幽默感。ps.以为会比较晦涩枯燥,意外的蛮有趣。译者很棒。
评分长篇小说
评分未完成的杰作 等同于《没有个性的人》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