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辰亮
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达人”,微博1050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
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策划总监,官方微博账号@博物杂志运营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协2017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热爱大自然,喜欢研究动物、植物和中国历史文化,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轻松有趣的风格深受年轻人喜爱。
《海错图》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是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聂璜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海洋生物都画进了这部图谱。书中记载亦真亦假,妙趣横生。清雍正年间,此书传入宫中,深受历代皇帝喜爱。现第一、二、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4年,北京故宫出版了前三册,我买了一本,开始系统地了解这部书;2015年,正式考证书中的生物。2016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考证了36幅《海错图》原图。2017年出版了《海错图笔记·贰》,考证了40幅《海错图》中的原图。
在第三册中,我考证了63幅《海错图》原图,而且每篇文章的字数比前两册有显著增加。写第一册时,我都挑简单的写。第二册挑战了一些有难度的物种。到第三册,那些考证困难的物种,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解决掉。这是需要时间的。有些问题不是多看两本书就能解决,必须自己亲手去做。考证的物种多了,考证难度大了,要说的话自然也就多了。
——张辰亮
《海错图》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是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此书所记载内容亦真亦假,妙趣横生。原书《海错图》现存四册,第一、二、三册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读者想亲身体验第四册《海错图》可谓困难重重,所幸台北“故宫博物院”公...
评分对于人类的未知,我们总是充满着好奇。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天空与海洋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一套成书于康熙年间的海洋生物图谱,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当时,这些图谱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视觉的冲击,而不是生存的需要。 真伪并不是《海错图》的辩别标准,那回想几百年前,能让这套书...
评分舌鳎切头、扒皮,嫩滑多肉又没刺 淡水里的三线舌鳎特别好吃 胡沙性善而肉美 双髻鲨肉细骨脆而味美 章鱼卵“如豆芽状,食者取此为美” 江刀堪称美味。 子鮆“炙干,其味甚美” 姑苏有虾子鰳鲞,更美。至江北则香而不腥,味尤胜。 鲙“鲻鱼为上” 乌鱼子“以其子成片,用薄盐薨之...
评分对于人类的未知,我们总是充满着好奇。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天空与海洋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一套成书于康熙年间的海洋生物图谱,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当时,这些图谱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视觉的冲击,而不是生存的需要。
评分这个系列的第三本也读完了,依旧喜欢。 希望多一点这种轻松有趣的博物文。
评分与前两本《海错图笔记》相比,叁保持了前两本一贯的水准,这次又增加了很多对清朝博物君聂璜笔下《海错图》里的物种严谨的考证和图示,也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比如说鸦片鱼头是什么鱼的头、大闸蟹里的“法海”到底在哪、海萤和夜光藻有什么区别……人的认知区域都是有限的,就像小亮在书里说的,被现代人忽略的细节没准古人就有记录过。在故纸堆里朝花夕拾,还能掏出新知识,也能看到很多物种的古今变化。这些年原创的自然类图书越来越多,《海错图笔记》系列在里面仍然是一枝独秀的,看起来通俗易懂的文字后面需要大量的查证和转化,甚至需要分子生物学实验辅助,这也是这个系列图书的可贵之处,靠谱、严谨又不失趣味。
评分和孩子一起读这本图谱,真的很喜欢。亲子阅读的时候也很开心
评分亮亮的签名本,但这本读的比上两本要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