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天体物理学家,美国自然博物馆海登天文馆馆长,畅销科普书作者。
纪录片《宇宙》主持人,《生活大爆炸》客串演员,《时代》周刊影响力人物。
2001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13123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2004年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杰出公共服务奖章”
2007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2008年入选《发现》杂志“科学界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7年获“斯蒂芬•霍金科学传播奖”
译者:郑永春
行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长,科普中国形象大使,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
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届优秀会员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得主
译者: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一颗不同凡响的太阳系星星
一个天文馆别出心裁的安排
一次天文学联合会的投票
一场万千人参与的争论
一次科学和社会、理性与情感的撞击
曾经的行星——冥王星,其模型没有出现在海登天文馆的太阳系天体间相对大小展区。这一“降级”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海登天文馆成为了舆论的焦点,馆长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被卷入这场风波。
然而,新天体的发现还是危及到了冥王星的地位。经过投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将冥王星定义为“矮行星”。面对这一结果,公众并不买账,天文学界内部也存在争论。
围绕冥王星的降级事件,报纸上出现了有趣的报道,漫画家绘制了别出心裁的漫画,作曲家创作了富有深情的歌曲,立法机关通过了相关法案,占星师也纷纷发表意见,人们甚至为冥王星举办了葬礼……
距地球几十亿公里的冥王星,却折射出当代社会热点,引发了理性与情感的碰撞。不过无论人们如何定义,冥王星都将拥抱着“爱心”,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行。
一直纠结于如何开始,生怕写的不够专业而误导了后来人,索性开门见山吧。 对于一个第一次读科普书的超级大白来说,这本书,不只一次勾起了我对天文和新闻这两大玄幻行业的兴趣。再大胆的假设,如果高中时代的我读过她,或许今天天文或者新闻界会至少多一名………发烧友吧,至少...
评分几天前,和北师大某天文学博士聊冥王星的问题,他说现在有些研究认为,冥王星根本不属于太阳系。我没有看到相关的文献,不了解这个观点到底说了啥。但读完了《冥王星沉浮记》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泰森馆长,我真的支持你,自从我第一次看到九大行星的轨道图的时候,我就看...
评分 评分几天前,和北师大某天文学博士聊冥王星的问题,他说现在有些研究认为,冥王星根本不属于太阳系。我没有看到相关的文献,不了解这个观点到底说了啥。但读完了《冥王星沉浮记》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泰森馆长,我真的支持你,自从我第一次看到九大行星的轨道图的时候,我就看...
评分在出差深圳的飞机上看完了全书,感慨这是一本好认真的中译本。本以为行星科学家的译本专业性可以保证,可读性或欠佳。结果这个译本语句非常自然流畅,科学家出身的译者将严谨贯彻始终,无论是对圣经、希腊神话的解释,还是行文中对原书出版至今相关天文最近的研究成果更新,以...
行星满足三个条件,冥王星不满足第三条,没有清除它公转轨道附近的其他星体
评分冥王星降级事件的始末再一次印证了,科学的探索和知识的拓展能让人类摆脱唯我独尊的幻觉,接受宇宙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与局限。
评分很好的冥王星传记,很喜欢! (今日) 豆瓣中奖,感谢
评分冥王星上的心形区域太有爱了,但被降级这事真的太可怜了。。。
评分很有趣的一本科普书,讲述了一些大众不怎么了解的当年的故事。作者的行文也很有趣,看到最后我忍住不住笑了出来——你们人类争来争去,我冥王星又根本不在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