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简介
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美国著名汉学家, 20 世纪后半期美国中古中国研究的代表人物。1947 年获得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58 - 1964 年,担任《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主编,1974 - 1975 年,担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其代表作包括《闽国》《撒马尔罕的金桃》《朱雀》《珠崖》《神女》等。
◎ 译者简介
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83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89 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2008 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发表学术著作、译著、论文众多。
侯承相,南京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译者。
第一部全面研究闽国史的专著
著名汉学名家薛爱华作品
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威著作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汉学名家薛爱华的早期学术作品,填补了闽国研究的空白,是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威著作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薛爱华最早出版的一部汉学专著。闽国(据有今福建省之地)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从古至今专题研究这个时期的著作并不多,本书可以说是现代学者第一部全面研究闽国史的专著,至今在学术界仍有影响。
本书以10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国为研究主题,全书采用大历史的视角,从自然环境切入,介绍了闽国的政府和政治结构、编年史、经济、艺术、信仰等诸多方面,不是单纯的闽国政治史,而是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的结合。在五代十国中,闽国既不强大也不显眼,但在闽地的开发和文化发展史上,闽国的历史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篇章,也是我们了解五代十国史的一扇窗口。
◎ 推荐语
薛爱华凭借少量材料写出了一本有趣的书,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地方历史的认识, 填补了一项重要空白。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剑桥中国史》主编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
薛爱华教授深入研究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他的研究成果将一直是关于闽国的权威著作。由于绝大多数中外学者都倾向于忽视这些次要领域的故事,认为它们不重要,或者仅仅是各大朝代的附属品,因此对针对这一主题的明确而全面的论述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后来历史上的许多趋势并非产生自五代的宫廷,而是来自更加和平、治理得更好的南方诸国,它们在唐宋之交蓬勃发展。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费子智(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
本书的部分价值在于,闽国是五代十国的典型代表……通过对闽国的成立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时期的全貌。
—— 密歇根大学教授 柯润璞(James Irving Crump,Jr.)
在中国历史上,10 世纪是最被忽视的时代之一。尤其是传统史学称为“五代”的这个时期,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着重视不够的情形。研究这个复杂而又重要领域的历史与文化时,欧洲各种语言中可资利用的材料极为贫乏,这一点,只要扫一眼诸如哈佛燕京学社图...
评分市面高头虽然各类“断代史”汗牛充栋,但关于十国个历史却寥寥无几。即便有,大部分也是同南唐、前后蜀个文艺君主相关,彰显不痛不痒“玩物丧志”误国,以图同柴荣、赵匡胤之流“雄主”进行对比个老生常谈。至于关于“闽国”个历史著作,基本就是闻所未闻。对这段历史个了解,...
评分市面高头虽然各类“断代史”汗牛充栋,但关于十国个历史却寥寥无几。即便有,大部分也是同南唐、前后蜀个文艺君主相关,彰显不痛不痒“玩物丧志”误国,以图同柴荣、赵匡胤之流“雄主”进行对比个老生常谈。至于关于“闽国”个历史著作,基本就是闻所未闻。对这段历史个了解,...
评分 评分和散文小说相比,学术半学术作品有个好处,写作的风格即使过了几十年也不觉过时。 之前所了解的闽地历史,一直是碎片化的,忽而唐,忽而宋,忽而王审知,忽而李光地,忽而林则徐。这本闽地五代十国史将历史过程、人物、经济、宗教聚拢来,虽然还不成严密的一串,但比起东鳞西爪...
地方史应当被人们重视,中国的地方历史一直比较无人问津,所以能找到本名家写的十世纪乡土历史很惊讶。政治部分和中原王朝无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上下相斫、厮杀不断,几无新事,只是感觉开闽王氏的整体治理水平、心胸气概实在和中原群英有不小差距,配不上这片大地;读到经济、文化和信仰部分方才止住瞌睡提起兴趣,山川河流、闲美风物方才有些乡土的独特气息。五代十国留下的遗迹和史物太少,闽国的历史文献信息又不多,单从那么点史料提炼成书确实有难度,当然这也决定内容的推演成分多。
评分不妨去福建看大象
评分跟它的歷史一樣簡短,薛愛華這部作品算是相當簡潔有力。閩國這個蕞爾小國不被中原正統放在眼裡也不是沒有道理,統治者王氏水平太次,也就一代人尚及格,之後就無盡的暴政跟內鬥。難為薛愛華的整理,另外,譯者也是相當有心,看那些滿滿的註解。不過,據說王氏還在福建有後,可以厚臉皮猜想自己祖上也許有關嗎?哈哈。
评分这本书写得真的是,一言难尽,这种东西怎么当得起序言里译者那样的赞美之词,当然,译者序写得本来就很应付。翻译也是有鬼,看着很奇怪。根本问题还是海外的汉学研究,整体水平太一般了,尤其是英文和法文体系下的中国研究,实在是大而无当。看上去问题很新颖,结构很漂亮,仿佛很有内容,但仅此而已了,不过是一团锦绣包着一堆破布,华而不实,内容空乏得很。翻译成汉语然后去捧臭脚,真的很没必要。
评分中国传统上不重视地方性历史,名家多不屑作(方志其实也不全然是史著),倒是汉学家多惯于从边缘、地方出发来看中国。本书成书年代较早,史料多取自正史与方志,对考古文物等未见利用,但有嚆矢之功。译者程章灿文史兼通,又是闽人,所加译注对作者的错失均一一补足校正,无可指摘,值得加一星。末尾所附《闽地图》想来另行制作,未经译者过目,结果一下就错了两处:浦城误作“蒲城”,仙游误作“山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