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光哲,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胡适纪念馆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与当代台湾史。另撰有《华盛顿在中国: 制作“国父”》 《“天方夜谭”中研院:现代学术社群史话》等专著,并主编《(新版)殷海光全集》《容忍与自由:胡适思想精选》等书。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作者:潘光哲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5-1
价格:1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0629424
丛书系列:学衡现代知识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阅读史 
  • 思想史 
  • 近代史 
  • 晚清 
  • 书籍史 
  • 历史 
  • 中西交通 
  • 2019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最初于2014年由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是汉语世界的第一部阅读史专著,曾获2015年度“中山学术著作奖”。作者以具体的个案,述说晚清世变日亟之际的中国士人,如何泛览各种书本报刊,借以了解寰宇情势,广闻增知,进而引发多重效应的故事。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士人开展追求“世界知识”的事业,追索与“西学”相关的书报,犹如进入一方积蕴丰富的“知识仓库”;士人的阅读实践,从此焕然一新。本次再版,不仅由繁体字本改版为简体字本,并修正误失,还增补了不少原版阙失的考证内容,期可使其以更臻理想的面貌呈现于史林,为我们认识理解晚清中国的历史,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此书系统引入了欧美书籍史和阅读史的许多关键概念,也独创了一些新的概念,标志着阅读史研究在中文学界的正式兴起,并为这一新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关于“西学”的知识考古学,对梳理中国人近代知识的起源和流变,展现传统知识和外来知识以及各种外来知识之间的冲突、融合、新陈代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从方法上讲,此书体现了“新知”与“旧学”的融合,既受西方新文化史的理论和视角的启发,又发扬了傅斯年以来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传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构思大胆、研究扎实,此书对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士人被迫对外开放时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诚然,这一话题此前在学术界已经受到关注。潘光哲在本书当中所考察的一些对象在中英文学界都有了不少的研究专著,比如郭嵩焘、康有为、唐才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评分

关于阅读史的研究,在国外已成果丰硕,但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领域。近年来,国家对全民阅读事业的重视,使得阅读学与阅读史研究被学术界内外更多人士关注,一批优秀的论文和专著涌现出来。凤凰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书中研究视角属于...  

评分

关于阅读史的研究,在国外已成果丰硕,但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领域。近年来,国家对全民阅读事业的重视,使得阅读学与阅读史研究被学术界内外更多人士关注,一批优秀的论文和专著涌现出来。凤凰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书中研究视角属于...  

评分

构思大胆、研究扎实,此书对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士人被迫对外开放时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诚然,这一话题此前在学术界已经受到关注。潘光哲在本书当中所考察的一些对象在中英文学界都有了不少的研究专著,比如郭嵩焘、康有为、唐才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评分

关于阅读史的研究,在国外已成果丰硕,但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领域。近年来,国家对全民阅读事业的重视,使得阅读学与阅读史研究被学术界内外更多人士关注,一批优秀的论文和专著涌现出来。凤凰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书中研究视角属于...  

用户评价

评分

台湾“中研院”潘光哲老师关于阅读史的一部力作,之于国内尚属新兴领域的阅读史研究来说,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本书当中,作者舍弃了通史式的宏大叙事写法,而以五到六个主题和涵盖面各异的个案研究,串接起全书内容。一方面,对于西方阅读史研究和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概念多有参考;另一方面,又充分秉承类似乾嘉学派般的治史传统,于史料考证方面,用力颇细颇深。在具体论述中,注重文化史与政治史、社会史视角的相互关照,立意上佳。值得推荐。

评分

台湾“中研院”潘光哲老师关于阅读史的一部力作,之于国内尚属新兴领域的阅读史研究来说,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本书当中,作者舍弃了通史式的宏大叙事写法,而以五到六个主题和涵盖面各异的个案研究,串接起全书内容。一方面,对于西方阅读史研究和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概念多有参考;另一方面,又充分秉承类似乾嘉学派般的治史传统,于史料考证方面,用力颇细颇深。在具体论述中,注重文化史与政治史、社会史视角的相互关照,立意上佳。值得推荐。

评分

作者喜欢提很多大概念,乍一看去以为他是借用西人理论出发谈论问题,其实他的根基还是最传统的史学(写时务报那篇尤其如此),似有“扯大旗,做虎皮”之嫌。此外,作者十分热衷于给名词加上英文注释,个人认为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点和写陈寅恪的某位教授一样)。但毕竟,中文学界似乎又只有这一本阅读史著作可观。

评分

优点是材料和功夫,缺点是啰嗦… 好多修辞删掉也不妨碍,“知识仓库”的概念感觉还再具体论述一下,最喜欢时务报那一章。想想文章都是很久之前写的,在当时对着这么多复杂的材料能做成这样,也是很了不起

评分

台湾“中研院”潘光哲老师关于阅读史的一部力作,之于国内尚属新兴领域的阅读史研究来说,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本书当中,作者舍弃了通史式的宏大叙事写法,而以五到六个主题和涵盖面各异的个案研究,串接起全书内容。一方面,对于西方阅读史研究和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概念多有参考;另一方面,又充分秉承类似乾嘉学派般的治史传统,于史料考证方面,用力颇细颇深。在具体论述中,注重文化史与政治史、社会史视角的相互关照,立意上佳。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