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原名王进文,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学者,散文家。著有《樗下读庄》、《老子演义》、《神奇的现实》、《苦雨斋识小》等,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三十六种),主编《苦雨斋译丛》(十六种)、《周氏兄弟合译文集》(四种)。
周作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却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时代,最后堕落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的一生,以悲喜剧色彩表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复杂性、曲折性与深刻性。 本书作者搜集大量史料与书籍,对周作人从一八八五年至一九六七的生平事迹作了精细的描述与精辟、独到的分析,力图通过周作人“一个人”看“一个时代”,以展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传记属于非虚构作品,所写须是事实,须有出处;援引他人记载,要经过一番核实,这一底线不可移易。写传记有如写历史,不允许“合理想象”或“合理虚构”。这本书自不例外。
本书的侧重点与一般生平传记亦有不同。作者认为,对于周作人这样一位思想者和著作者来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表述过程远比其一生经历更其重要,笔墨因此较多用在这里,而相关资料亦稍齐备。
止庵读知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也不是研究者的赏玩,而是那种只能体会无法言说的深入骨髓的读,这一点毋需看他如何理解自己和知堂这种隔代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只要看他写的书话,读他的语言和想象他写作时的神气就能知道。在当代,不恭一点说,仿知堂写作语言特点仿的最像...
评分当我在合上看得断断续续且战线拉了极长的《周作人传》时,首先想到的是读书之寂寞。在随后给友人的信中,我写到,止庵的这本书读完,到后面竟觉辛酸,以至于心一紧,要流下泪。尤其最后写文革被抄家的一段,先生遭到毒打,黑间白日囚禁在小屋。有友人在岁暮来访,他从炕上起来...
评分在上班来回的地铁上,看完了《周作人传》,后面看的有些潦草,真佩服止庵,全书下来,几乎不着一丝评论,全用事实讲话,这样的传记,看上去虽然有点资料罗列的嫌疑,但算是客观公正,我比较喜欢;或者,我也喜欢另一种褒贬非常鲜明的传记,尤其是以贬斥为目的的传,如果是以偶...
评分止庵读知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也不是研究者的赏玩,而是那种只能体会无法言说的深入骨髓的读,这一点毋需看他如何理解自己和知堂这种隔代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只要看他写的书话,读他的语言和想象他写作时的神气就能知道。在当代,不恭一点说,仿知堂写作语言特点仿的最像...
评分看了评论,止庵先生是国内研究周作人比较多的。 不过行文的引用写作方式固然真实,有依据,研究很深,见功力。可是阅读体验有点弱了。 还是了解到很多周作人早期的经历以及和鲁迅的瓜葛。
这个垃圾,有时间我自己写一个知堂传
评分名字若改为“周作人思想发展史”就很好,作为“传”,那就差得太远
评分名字若改为“周作人思想发展史”就很好,作为“传”,那就差得太远
评分止庵心平气和,节制考究。后来翻阅钱理群著《周作人传》,两相对比,止著完胜。周作人文字上佳,单单比较钱著正文与所引《知堂回忆录》等文字,即可见钱著语言乏味,扭捏作态,许多情景描写风格伧俗。不过,许多鲁迅传记也是有此毛病,传记作者常常缺乏自知之明。
评分文抄公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