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安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係副係主任,北京大學莫裏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地方官員的激勵與行為、産業組織、經濟轉型與發展。在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
《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員激勵與治理》是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齣發,探究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與發展道路的獨特性,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中國在改革三十年中所經曆的變革和轉型過程。中國的改革開放30年間,華夏大地上演瞭一場人類曆史上的偉大變遷,世人稱之為“中國奇跡” 。中國發展的曆史記錄、經驗不同於西方國傢,鑒於此,現有西方經濟學理論就不能完整地解釋中國發展。
高度集中苏联模式与中国传统属地化行政发包体制内在冲突,如果严格执行苏联模式,等于是用中国人最不擅长管理方式与手段去推动一个越来越复杂和严密经济体系。30年国民经济6%增长,但人均工资水平基本未变,人均住房面积甚至下降,基本消费品高度短缺。八二宪法,四级立法体制-...
評分 評分在杭已讀
评分屬地化的行政發包製是他解釋央地關係的框架,基於此,政治錦標賽就成瞭激勵手段。理論有創新,但作者是把論文攢成書,一個論述齣現一遍又一遍。。。令人痛心。。。
评分之前看過論文
评分前言寫女兒那段有點意思。我在看什麼吖。
评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在中央政府基於GDP的考量而形成的政治競標賽的推動下,地方政府以屬地化行政逐級發包和財政分成製兩大動能,極大推動“經營城市”,促進各地方經濟增長,而這實質,簡而化之,即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根本就在於中央政府高度集中的人事任免權,其背後顯示的是政府官員任免的排他性,這一切的根源,即政權的專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