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
美国作家、自然主义者、哲学家。一八一七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一八四五年,二十八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公里的瓦尔登湖畔自建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零两个月,写就了闻名于世的文学著作《瓦尔登湖》。 布莱德利?迪恩 梭罗研究学者,《梭罗社会学报》主编。终生投入编注梭罗庞大且字迹难辨的手稿,促成梭罗珍贵手稿于一百二十五年后首度面世。迪恩以其特殊贡献,于一九九三年获颁“梭罗环境教育奖”。
《瓦尔登湖》出版八年后,梭罗于一八六二年辞世。他在这个时期内大量阅读和写作,却鲜有文字发表。从一八五二年到一八六二年间,梭罗将这些原始资料整理在三大套笔记本中,留下了近万页手稿。《种子的信仰》这本书经由《梭罗社会学报》主编布莱德利?迪恩倾其一生整理、编选,呈现了这位诗人、哲学家最后十年每日于林中散步所写下的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成为继上部作品后一百二十五年来,首部问世的新书。
写下《瓦尔登湖》的梭罗,当年也是个“任性”的仔:28岁那年,他一个人走到瓦尔登湖边,盖了间小木屋,一住就是两年。 放到今天,也没几个人敢这么做——一来,怕被自己老爹打断狗腿,二来,人家隐居完,写了本《瓦尔登湖》,至今还是中学生暑期必读书目;咱们要去隐居了,回来...
评分这本书的营销者说这是一本当年梭罗住在森林里时写下的散文集,会给人一种别样生活的期待。看下去,才知道是另一个世界。一个森林世界。 梭罗,一个在《瓦尔登湖》背后的男人。这本书必定又会引起《瓦尔登湖》的热潮,请允许我如此专断,因为我就是那位从《种子的信仰》翻阅到《...
评分我读《种子的信仰》 2019年9月17日 此刻我听见你刚刚从芽尖冒出来的声音,滴答滴答。生命轮回,物质更是细无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轮回转动,自然里的生命大道主宰无穷的力量,它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诉说低语。 它神奇的生长群居,又离奇散落,它格外引人注目,又令人瞠...
评分谈论梭罗以及他的书,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不仅因为他的经历、思想被广为传颂,更重要的是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在自己热爱的自然与创造中。 这本书集合了梭罗人生最后几年的手稿,自从《瓦尔登湖》出版后,那段时间虽然梭罗有继续保持写作,但却鲜少发表。而这本书在梭罗过世后,...
在大自然中行走,看花开、等叶落、听鸟鸣 喧嚣生活之外,觅得一份内心的宁静 这本书描写的单纯而无拘无束的生活 就我所向往的最纯粹的自由
评分总体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装帧设计和插图都很精致,阅读体验不错。整合了梭罗中后期生态文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但是《野果》部分不如文化发展出版社梁枫译本完整。梭罗一如既往地俏皮风趣,在一草一木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思辩,这些又全部被他拿来证明自然的伟大,值得反复玩赏。但是按惯例还是要吐槽的。译本中莫名其妙地出现奇妙的“本州岛”地名,因纽特写成了“固纽特”。除此之外,水粉插图虽然很漂亮,但是科学性有所欠缺,而且第25页那张插图确定不是描了某张摄影作品的图吗?除此之外依旧有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例如土著方言和拉丁语都直接丢了原文不给翻译,不知道是译者偷懒还是过于信任读者。一些必须参照原文才能理解的语句也没有给出原文,似乎又在怀疑读者的外语水平。而且注释非常不到位也是硬伤,和蓝知了系列比差距还是很明显。
评分动物的一切活动,以及运送种子的各种自然力,使得地球表面几乎遍布了种子或各种幼苗活跃的根,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既是谷仓,也是温床,其实,地表就是一个庞大生物的表皮。
评分能使人慢慢平静下来,或许只有当我们观察其他物种时才能真正做到置身事外,心平气和地进行讨论。
评分系统、完备的科学观察,诗意、优美的文字记录,自然哲思与生态洞察力的完美结合。每一页都闪耀夺目的洞见和智慧,以及梭罗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天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