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原名梁偉文,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翻譯。曾任港大中文係助教、《快報》編輯、亞洲電視節目創作主任/節目部副經理、音樂工廠製作總監/總經理、商業電颱廣告創作及製作部主管/商業電颱製作創作顧問/商業電颱顧問。同時寫歌詞、寫稿。
這本書是林夕在2007年至2008年間寫作的關於人生與社會生活的作品專集,圍繞“快樂/不快樂”的主題,內容涉及心境、工作、時事、社會民生、生命等等多個方麵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直麵“不快樂”,將苦痛解剖,從而找到真正的長久的快樂,以安穩人生,改塑生活的麵貌和品質。文字上承襲林夕詞作一嚮的精緻風格,蘊涵與曉暢兼備,殊值品味。
逛第一頁書局時看到書的書名便被吸引著了。一來自己是楊千嬅fans,二來很喜歡《再見二丁目》這首歌。 80後的我們都可以說是喝林夕的奶水長大的。 書名叫《原來你非不快樂》,副題是「得你一人未發覺」。書的得名由來是因為林夕認為他寫過以最悲的歌詞就是楊千嬅的《再見二丁目...
評分快乐与不快乐是一回事 冬日,香港名词人林夕携其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对很多人而言,林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填词人了,反倒成了一双平凡人借来审世衡人的“智慧眼”。他的歌词早就越出一般意义上的私情呢喃,而以其丰沛的才情和对人生洞若观火...
評分(非书评,纯粹是有关书的题目而想到的一点杂事儿杂念头) 林夕在北京的讲座上说的那句“不错过任何挑逗,也不为任何人等候”,着实坚忍得让人心疼,假装释怀最是伤身伤人,其实他一直不是足够豁达的人。看似多情之人往往最为无情,但是依旧抓着回忆里的一丝一线不肯松手,连...
評分习惯了沉沦在某种心情里,所以,才不需要表白,亦不需要辩解。 上班的路上,随便翻开某一页,然后就读下去。 没有笔,所以,把有喜欢的文字的那一页,轻轻的折起一个角。 我想,生活,也许本就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许多惊艳。 琐碎和平凡才是它本来的面目。 这些天,依赖文字...
很港味的一本書,金句實在不少,可惜道理人人都明白,懂得容易卻又有心無力。
评分從此以後,我能放下所有的事, 卻再也放不下林夕。 可也許我能得到所有的事, 唯有林夕是得不到的。
评分怎麼都感覺這就是一個不怎麼快樂的人去教人們該如何快樂。
评分不得不說,林夕這本隨筆集纔算真的對瞭我的胃口。雖然一直喜歡他的詞,但讀過他的幾本書後總覺得看待事物的角度有時偏頗的可怕。必須用很隨意的態度纔能不被他的思想所操縱。但這本卻算得上佳作。暫且不說那些費勁筆墨發錶的社會輿論看法。單單是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他的這份虔誠參拜之心就該被美譽。林夕,是個驕傲的人,也能受的住那份驕矜的論。不用他說,外界也一定會給他個盛贊。這本書探討瞭極深的層麵,用自己寫的詞作名,寫瞭生死和善惡的俗世,探討得到與失去,怪不得他寫的詞用意多,原來他早就想到那些“結局”。雖然不一定能看到“結局”。透過宗教,佛法,宗元,神道,詩詞,典經,篇章一一論述所謂快樂。讀罷纔知道說爛的金玉良言不足為寬慰人心的介質,心要懂得過去之人不再來,也就不必再迴首往事。明白纔最珍貴。難怪快樂剛發覺。
评分邏輯不明的車葫蘆話,不自量力的好為人師。用在歌詞裏,或許可以放大多語義理解的優點,敷衍成文則不免有灌水牛肉的感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