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作者1980年访问或介绍英美16位作家的文章,其中不乏大家,也有今天不常见的若干作家。以作者一贯的娓娓道来的语气,再现作者与受访者之间相谈甚欢的场景,中间穿插作者对作家或作品的见解,文学研究者读来会受启发,一般读者则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到了吴氏恬淡从容的文风。
吴鲁芹(1918—1983),本名吴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1956年与友人联合创办《文学杂志》。1962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它》、《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及报道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
终于发了工资,终于到了周末,终于可一泄郁积的私欲。 吴鲁芹先生说: 说老实话,我手边的钱,若仅够糊口,一定先买大饼,次及典籍。我生来大约就缺少诗人的气质,起早通常是为了赶路,不是为了看花。虽然也喜欢坐在院子里看月亮,到该睡的时候,还是蒙头大睡,并不舍不得...
评分劝君且搁笔,先读吴鲁芹。 喜欢不喜欢吴鲁芹,自然,是人各有所好了,至少,我捧回上海书店这次一总出版的吴鲁芹文集七册,读着读着,竟然也没有欲掩卷的意思。正好在用掉一点休假,想明白了,一年三周二十一天,不用白不用。 关于吴鲁芹的这七册文集,我详细列一点数字在下面...
评分终于发了工资,终于到了周末,终于可一泄郁积的私欲。 吴鲁芹先生说: 说老实话,我手边的钱,若仅够糊口,一定先买大饼,次及典籍。我生来大约就缺少诗人的气质,起早通常是为了赶路,不是为了看花。虽然也喜欢坐在院子里看月亮,到该睡的时候,还是蒙头大睡,并不舍不得...
读完这本书,蓦然发现,时间正在冲刷着一切。
评分完了,现在看什么书都要先做个政治判断。人到晚年,不必太执拗于彼时的政治立场了。虽说此书不是专著,阅读时也不宜游戏处之。
评分戴启斯说起往日教育一段极好,契弗谈文学一段也佳,《英美文学史上可有可无的几部作品》,倒真有兴趣了解一下是哪几部。序是夏志清所作,吴鲁芹说夏志清从来写言必有据的文字,而自己则可作印象式的批评。言下似乎夏学者气颇浓,翻《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中肯,虽然是学术著作,可读性很强。
评分至少没台湾人宣传的那么好
评分不是很喜欢访谈这种文体,不过几篇序文蛮有意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