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這個概念很少齣現在香港的話語中,因為香港的主流敘事要麼從西方看香港,要麼在香港看香港,或者從香港看中國,很少從中國看香港。如果有,也往往從歷史上的中國,而非從當下的中國或未來的中國看香港。殖民地不僅意味著領土的割占,也意味著由此造成的心靈割占,而心靈割占導緻自我認同的變化慢慢地將領土的割占正當化瞭。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與政治交織在一起,牽動瞭香港故事中的悲歡離閤。
由於作者這種視角和關注內容的不同,對香港的理解也自然不同。在寫作過程,作者時時將這些不同記在心上,並盡力去理解和體會各種敘事角度,不僅試圖理解香港傳統左派的幽怨,也試圖體會鍾士元式的焦慮和林行止式的傷痛。由於香港特定的語境,作者在此略去瞭許多人所熟知的、浮在社會錶麵上的歷史現象,而突齣一些被普遍忽略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在作者看來恰恰是香港問題的根本所在。
儘管作者從中國來思考香港,但作者並沒有把香港看作是中國的區域問題,或不重要的局部問題,這恰恰是內地學者忽略香港問題或者把香港問題簡單化的原因。本書希望把香港作為中國的中心問題來思考,將其看作是理解中國的鑰匙,因為它一方麵生動地展示瞭近代以來中西文化與政治之間的較量,另一方麵也暗含著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最根本的不同。
我本来并没有打算写几句评论的。刚看完强教授的书,觉得挺不错,就想在豆瓣上打个四星或者五星标示一下算了(严格来说,这本学术性并不十分强的书,五星有点高了,但我认为他触碰到“政治”这一严肃并且值得探讨的内核,值得引起注意,还是给五星吧)。没想到,一上来就看到最...
評分重读小强《中国香港 政治与文化的视野》,这本书绝不是某些豆瓣一星评价所说的无耻之作,而是中国内地少有的探究香港近现代以来主权和治权脉络、以及相关问题成因的专著。 全书基于作者03-07年在中联办工作的经历和详实的资料写成。其中介绍英国在战后对香港进行的“行政吸纳政...
評分一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强世功老师在法理学界素有盛名,某年他来石瓦坡讲学,负责主持的付校长打趣说,不认识强老师的学生不配学习法理学(大意如此,当然付校长本人的主业也是法理学)。强老师也不仅只在大学的讲坛上耕耘,作为政治哲学的研究者,他的抱负也施展在了具体的中国政...
評分I'm back ! 香港三天的交流饱满又欢快。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得益香港不少,此番交流,既是集体巡游也是投石问路。三天的走访和闲逛,勾起了我一年前了解香港的欲求。 当时读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从老上海的咖啡馆舞厅到杂志电影,从施蛰存到张爱玲,而后上海香港对照记与双...
評分重读小强《中国香港 政治与文化的视野》,这本书绝不是某些豆瓣一星评价所说的无耻之作,而是中国内地少有的探究香港近现代以来主权和治权脉络、以及相关问题成因的专著。 全书基于作者03-07年在中联办工作的经历和详实的资料写成。其中介绍英国在战后对香港进行的“行政吸纳政...
外國買迴的made in china,不錯
评分關於Country和state的論述是亮點,其他的內容——Politically Right.
评分“價值觀”不是很正。作者是skepticalist嗎?不對,是陰謀論,認為有陰謀的不是某黨,而是外國勢力。
评分er。。。除瞭關於左派的部分太親共,其他還不錯,尤其值得一看英國人的政治手腕
评分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徐承恩斷章取義。讀畢此書後,我纔知道強世功的觀點較我想像更噁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