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
译者:滕守尧,北京大学学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南师大特聘教授。
增量40% ,已翻译成14国文字,艺术设计、美学相关学科指定参考用书。
这当然是本好书,不过是对于原作的评价。我真的要质疑一下出版社的态度——纸质低劣也就罢了,起码的较对有没有?错字人名错误就不说了,图也有错误而且印的非常粗糙,后半本阐释三度空间的视觉理论的时候作者用了很多相当于立体几何的图。图上的标记一团糊abcdefg完全分不出全...
评分书很厚,也没彩页,图画的潦草,而且我又不是搞艺术的,但是奇怪的很,搬家多次,一直留在手边十多年,每每翻阅一下,都获益匪浅,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艺术理论书籍能这样伴随我的生活,并且给我带来无尽的乐趣。今晚看的装饰与艺术的区别,佩服思想的深邃,原来书籍里有这样...
评分非常非常出色的一本书。作者用格式塔心理学来解释视知觉,讲的很精彩。虽然这本书有点老了,里面的一些理论也许会过时,但是一些基本的关于视知觉的心理问题,还是永远不过时的。 我们是怎样看这个世界的?是否我们看到的是否就是真是的世界?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曾有过看错了的...
评分非常非常出色的一本书。作者用格式塔心理学来解释视知觉,讲的很精彩。虽然这本书有点老了,里面的一些理论也许会过时,但是一些基本的关于视知觉的心理问题,还是永远不过时的。 我们是怎样看这个世界的?是否我们看到的是否就是真是的世界?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曾有过看错了的...
评分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经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
导言首句"艺术似乎正面临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这本书正应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答案。作为一个尝试阅读艺术品的非学院派普通人,以这本书当指导真是再好不过了,值得反复阅读。
评分这就是我想从事的领域。
评分导言首句"艺术似乎正面临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这本书正应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答案。作为一个尝试阅读艺术品的非学院派普通人,以这本书当指导真是再好不过了,值得反复阅读。
评分好歹也是艺术设计、美学类书籍 出版商真的不考虑一下书本设计吗?
评分观点没有讲透,一个小篇就像读了一篇微信文章,有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个小篇讲完,却偏偏拆卸成几个小篇。全书的章节安排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章节里面的小篇安排不在逻辑上,很随便。这本书就像编汇的“散文”,而不是内核逻辑紧密的“美学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