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碎建筑的硬壳

撕碎建筑的硬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设计师。作为当今日本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隈研吾的建筑风格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主要建筑作品有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他与中国亦联系紧密,在中国有诸多知名建筑项目,如长城脚下公社——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隈研吾还曾赢得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包括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2)、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设计大奖(2000)和日本建筑学会奖(1997)等。

除了作为建筑师活跃于国际舞台,隈研吾还在各种公共机构讲演,并致力于写作,已拥有多部畅销著作,其代表作《负建筑》中文简体字版于2008年推出,引起广泛关注。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隈研吾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0
译者:朱锷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65.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59815804
丛书系列:理想国 | 聼松文庫
图书标签:
  • 建筑 
  • 隈研吾 
  • 日本 
  • 设计 
  • 专业、建筑 
  • 理想国 
  • 建筑理论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的著作《反造型》的再版。书中通过隈研吾最著名的几个建筑设计案例,包括日向邸、水玻璃、龟老山、森林舞台、村井美术馆、莲屋,展示了隈研吾东方式的建筑哲思与设计理念。

自希腊-罗马时代开始,建筑便一直沿袭着割裂的手法,建筑师利用立柱、台基等手段,为了让建筑从环境中凸显出来而绞尽脑汁。进入二十世纪,商品经济令建筑成为买卖对象,即“房地产”,这使得建筑与自然的割裂变本加厉。隈研吾认为,建筑的原点在于与大地的紧密联系,在于与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哲学紧密联系。在本书中,隈研吾提供了一种审视建筑的新思路。通过为布鲁诺·陶特正名,他揭露并批判造型式建筑的局限性,通过在材料、与自然的关系性等方面的种种新尝试,他试图将作为巨大块体的建筑“粒子化”,开拓建筑的新可能——撕碎建筑的硬壳,让建筑成为柔软而灵活的媒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注:2011年第一次读完写的,今天才想起从blog那边搬过来 注:所谓初读,指的是这是我第一次读这本理论书。任何一本理论书都值得每隔一段时间就重读一遍。 *引言* 后现代的建筑理论批评家几乎没有不批评现代建筑的几位大师,特别是勒·柯布西耶和密思·凡·德罗这两位在现代建...  

评分

如果问我最欣赏哪位当代建筑大师,我会告诉你是隈研吾。看他的建筑,总能给我自然亲切的感受,这是他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 这本《反造型》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9年出版的一本关于隈研吾阐释自己设计思想的书,书中共分为7篇,分别是日向邸、水玻璃、龟老山、森林舞台、村井美...  

评分

“建筑,原本就背负着必须从环境中突显自己的可悲命运”,这是序言的第一句,全书也即是围绕着怎么样让建筑卸掉这个包袱这一命题的论述过程。 首先从介绍陶特的建筑观开始。在西方古典时代所不成立的主客体统一问题在陶特这里,在“现代人”这里成了一种难以绕过的梦魇。从笛卡...  

评分

作者跳脫過於強調「客體」與「造型」的西方建築中的觀念束縛,對「客體」與「主體」、空間與時間、建築與環境、人與世界的關係進行了專業且充滿哲思的闡釋,讓我在理解設計理念的同時也接觸到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非常有趣。 以項目劃分章節的形式也很易讀,不會覺得冗長和疲憊...  

评分

一周时间零零星星看完这本书。开篇的《连接日向邸》由于没有什么哲学方面的基础,看的还是挺累的,后面的几章相对轻松。 之前只是浮光掠影的看过隈研吾的几个房子,觉得很精致,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看过书之后,陡然觉得这个建筑师亲切不...  

用户评价

评分

倍感亲切

评分

隈研吾的理论功底确实好,但写来写去都是相同思路,未免水了点,不是吗?

评分

一:多年前和隈研吾在西湖边的楼外楼吃了叫花鸡。话说,我以为这本书是像王澍造房子一样轻松的讲述设计的故事。没想到那么多理论、主义。我最不懂各种主义了。黑格尔啥的。看过就忘。不过我领悟到,有时候一个时代的设计大师真的未必就是最大师的。时势造英雄。也可能时势埋没人才。大师真的很多时候一来是天时地利人和。另外,靠宣传。果然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出名。真理。建筑背后有那么多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考。不解释还真的不会了解。 二:建筑师也挺有趣的。可以用建筑来“玩弄”使用者。 三:看进去了,挺喜欢这本书的。有情怀的建筑师,在那么小的建筑里面注入那么多情怀和情感。文笔朴实动人,像听老者娓娓道来。四:最后一篇又偏理论了。从一个屋顶材料百叶,说到粒子、绘画、彩虹、柯布西耶、电影、石头、最后到建筑。

评分

再读

评分

隈研吾的理论功底确实好,但写来写去都是相同思路,未免水了点,不是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