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原论II

场所原论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隈 研吾 Kengo Kuma

1954年 出生于日本横滨

1979年 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院建筑专业研究生院

1985年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员

2001年 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2009年 东京大学教授

现在: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东京大学教授

著书:《自然的建筑》《负建筑》《反造型》《新·社区论 东京》《场所原论》等

主要作品和奖项:

“森舞台/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1997年,日本建筑学会奖),以“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为首的木建筑获得芬兰自然精神国际木建筑奖,“三得利美术馆”“根津美术馆”(2010年,每日艺术奖)

出版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隈研吾
出品人:
页数:144
译者:张烨
出版时间:2019-3-1
价格:58.00
装帧:涂布纸-平装
isbn号码:978756804900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隈研吾 
  • 理论与实例 
  • 大师作品 
  • 大师 
  • 设计 
  • 日本 
  • 思维方式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们迎来了必须要设计造型新颖的大型建筑的新时代。大型建筑应该如何与场所连接,这是建筑行业最大的课题。建筑体量很大,会给人一种漂浮在环境中的感觉。无论如何,都会让人觉得有一个巨大的异物出现了。“究竟该如何消除这种违和感呢?我想向年轻人传授这种方法”,这就是隈研吾撰写《场所原论II 》的初衷。隈研吾一边探索自身拼尽全力解决“大问题”的方法途径,一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报告的形式写成此书。本书以建筑如何与场所相连为主题,将全书分为4个部分:粒子、孔、倾斜、时间。隈研吾不是在批判大型建筑,而是想坦率地告诉大家其中的艰辛,以及与多才多艺的合作伙伴共事是多么重要。建筑与场所相连的方法,有形态论,也有团体论。如果二者可以相辅相成,自然与人便可以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几年前读过场所原论1,才来买这么本,没让我失望!

评分

现在这个时代,大型建筑是大势所趋,如何将大型建筑建得接地气,使我们每个建筑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评分

几年前读过场所原论1,才来买这么本,没让我失望!

评分

核心关键词,其实是“连接”。1、用“粒子”连接人与空间,具有颗粒感、肌理感的材料围合成对居住者而言充满安全感的空间;2、再用“孔”打通空间与自然,粒子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阻隔感,又被“孔”打穿并连接了,人从而可以连接光线、连接河流、连接绿化和公园;3、“倾斜”连接的则是空间结构与场所的流动感,从建筑内部融合居住空间的不同功能,从建筑外部实现几何造型和流动感,建筑审美的外显;4、“时间”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以建筑空间的实物为载体,每一块砖石,建筑构件,每一方空间,建筑风格,都可能是对传统的延续,并企图将之带向更远的未来。

评分

核心关键词,其实是“连接”。1、用“粒子”连接人与空间,具有颗粒感、肌理感的材料围合成对居住者而言充满安全感的空间;2、再用“孔”打通空间与自然,粒子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阻隔感,又被“孔”打穿并连接了,人从而可以连接光线、连接河流、连接绿化和公园;3、“倾斜”连接的则是空间结构与场所的流动感,从建筑内部融合居住空间的不同功能,从建筑外部实现几何造型和流动感,建筑审美的外显;4、“时间”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以建筑空间的实物为载体,每一块砖石,建筑构件,每一方空间,建筑风格,都可能是对传统的延续,并企图将之带向更远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