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世界

诗经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川静(1910—2006),日本著名汉学家、汉字学者,曾担任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因在中国古代文化与汉字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文化功劳奖、瑞宝章、每日出版文化奖、菊池宽奖、朝日奖等多项重要荣誉,在日本有“现代最后的硕学”的美誉。代表作有《字统》《字 训》《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说文新义》《汉字的世界》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民俗》《孔子传》《诗经的世界》等。

白川静先生在1984年获毎日出版文化奖特別奖,1991年获菊池宽奖,1996年获朝日奖和京都府文化特別功劳奖,1998年获文化功劳者,1999年获二等瑞宝章,2001年获第八回井上靖文化奖,2004年获文化勋章。

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白川静
出品人:后浪
页数:232
译者:黄铮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0112010
丛书系列:白川静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诗经 
  • 白川静 
  • 文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民俗学 
  • 日本 
  • 诗歌 
  • 经学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代表作

从民俗学视角审视诗经名篇

将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原点之作进行比较研究

◎ 编辑推荐

☆从民俗学视角把握“兴”的表达,力求还原鲜活的古代世界。

☆依据同时期的资料对诗篇的时期进行推定与解释。

☆在诗篇的古代歌谣性质方面,将《诗经》与日本的古代歌谣及《万叶集》相对比,以恢复古人的诗性世界。

◎ 内容简介

《诗经的世界》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

《诗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在《论语》《孟子》中被视为经书,虽然过早地被视为经典对于古代歌谣的后世传承而言可谓幸事,但诗篇的解释也因此被儒教性的诠释所改变,失去了其古代歌谣的本来面貌。本书旨在揭示《诗经》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理解这种古代文学,还原古人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

本书从山川、恋爱、社会与生活、贵族社会盛衰几个方面,引介分析众多《诗经》名篇,并与日本文学经典《万叶集》的类似作品比对研究。观点独特深刻,极具启发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这样美的诗句来自《诗经》。 作为第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丰厚而广博的内容,既有宗庙之典,也有白驹之客,有旷野漂泊,也有流离挽歌。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里,《诗经》的地位是很权威的,尽...

评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这样美的诗句来自《诗经》。 作为第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丰厚而广博的内容,既有宗庙之典,也有白驹之客,有旷野漂泊,也有流离挽歌。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里,《诗经》的地位是很权威的,尽...

评分

评分

兼具科学的缜密与文学的灵性是我理想中的文学研究著作该有的样子。 无疑,白川静先生的《诗经的世界》可以称得上是这样一部著作。全书结构简洁端整,论证严谨却不乏灵性的闪现,在方法论上尤其具有启发意义。《诗经的世界》作为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经典范例,充分展示了现代西...  

评分

兼具科学的缜密与文学的灵性是我理想中的文学研究著作该有的样子。 无疑,白川静先生的《诗经的世界》可以称得上是这样一部著作。全书结构简洁端整,论证严谨却不乏灵性的闪现,在方法论上尤其具有启发意义。《诗经的世界》作为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经典范例,充分展示了现代西...  

用户评价

评分

部分翻译有所欠缺

评分

作者认为诗经出现于氏族社会解体融合于王权天下的社会背景中,人的思想感情也从氏族社会神灵的压抑下被解放出来,诗歌韵文本是祭祀的语言,以达到“言灵”的目的,逐渐地祭祀的体裁被用作日常感情的表达,宫廷收集了民间诗歌后又用于宫廷宴会,然后出现了反应政治的社会诗。《诗经》的语言对于现代人是极其晦涩遥远的,作者将《诗经》放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下去解读,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古老歌谣的大门。

评分

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代表作 从民俗学视角审视诗经名篇 将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原点之作进行比较研究

评分

白川静强烈反对毛郑的附会之说,从习俗方面提出了不少新颖见解,蛮有意思的。认为《蜉蝣》是悼亡诗的说法第一次看到。

评分

白川静强烈反对毛郑的附会之说,从习俗方面提出了不少新颖见解,蛮有意思的。认为《蜉蝣》是悼亡诗的说法第一次看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