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
鲁思·本尼迪克特,原姓富尔顿,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译者:
粟冬,翻译,影评人,文章多见于媒体专栏。对日本文学及影视作品有强烈兴趣,他认为但凡想要了解日本文化且对日本文化有诸多疑惑的人,都可以从《菊与刀》中找出答案。
1944年,本尼迪克特接受美国政府委托,要完成一份针对日本人的文化分析报告。但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的民族研究,她无法接受,这也有违于她的事业发展。基于此,我们才得以在《菊与刀》中找到“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在被原子弹轰炸后,它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的解答。也正是本尼迪克特详尽的剖析和调查,此书自1946年出版后,立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1951年,《菊与刀》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更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重要工具。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世界众多国家中认识了中国和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来自对国家的热忱和对家乡的深深依恋,而对日本的认知徘徊在排斥和喜欢两种对立情绪中。一段时间电视总在播放关于抗战时期的电视剧,受电视影响对日本人倔强甚至可以称为固执的行为方式十分排斥,相差过大的文...
评分慕名《菊与刀》很久,终于一睹为快。从小对日本和日本人都有一种敌视情怀。无他,只是历史时时刻刻惊醒着我们:勿忘国耻! 可是对于我“敌视”的对象,却一丁点儿都不了解。想来也是可笑的!这么多年日本人以前给我印象就是做事严谨细致,正好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解了些日本人和...
评分 评分只有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 这是书籍《菊与刀》的封面的一句话。在我最开始接触《菊与刀》的时候是在一六年左右,那时候我是因为一部热爱的小说《龙族》,在龙族三里面,江南老贼塑造了完美的日本人物形象,也将日本的文化展现到一种境界,他们的思想以...
必读系列,对一些以前觉得匪夷所思的“日本精神”能够理解了。虽然我并不能确定,这本菊与刀是否又为日本人贴上了新的标签;21世纪的日本人似乎也与作者笔下的日本人有些不同。
评分感觉没传说中的好
评分想要了解日本文化,通往社会背景的必经小径
评分看完这本书后,对于书名“菊与刀”有了新的理解,菊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与慰藉,不附带任何名利, 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正的回归自我,而刀是对自己的磨练,每个人都是一把刀,只有通过磨砺才能去掉刀上的锈迹,才能保持锋利,无坚不摧。 在日本人生活中面对的是关于各种的人情债,一旦产生了某种人情债,就要想尽办法除掉,无论是报恩还是报复,只有归还了自己所欠的人情债,心灵才能安宁。 可能也正是日本人的这种单纯的信仰,行动起来的执行力和凝聚力超越了其他民族吧。
评分换个角度看日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