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关于余先生,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对他中西生硬比较的精彩论述。加上在台接触过的精微而格局太小的新儒家一脉思想,心里不太能亲近之。“绝不容许任何人以权威欺负他人”,只能说是一种传统知识分子朴素而局限的愿想。
评分“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何等的底气啊
评分interessant...主要是命好…
评分海外访学经历真吸引人…
评分五星给余公和史识。两字箴言:人文学者只有两个字:或“通”或“滞”(朱语);做学问说穿了就是“敬业”两字(余语)。余英时不断提到陈寅恪和胡适二人,我想三人的共同之处,究其根本,大概就是陈寅恪所说的“先生之学说,或有时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天壤而同久”。而胡适在余英时看来,学问是过时的,思想却没过时。从余公的言行来看,确实不改初衷,这条精神线索倒是一直延续,不知百年之后,余公所获之评价是否也是如此。“确认中国传统是‘轴心时代的原创超越’”、“在佛学和西学的比较中认识中国传统,摒弃中国中心主义”、“中国朝代循环不似西方模式”、“中西文化,价值的重叠和共识多于对抗”。余公的史识不能认同更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